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要有“金色”價值,更要有“綠色”顏值。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需要進行一場深刻的綠色革命。理論的言說既是對現實問題的加工與剖析,也蘊含著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論意義。實現生態與資本融通、生活方式對消費方式的引領、主體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為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提供了方法指引。
深化生態與資本融通原則,助推鄉村振興價值顏值雙贏。鄉村振興既要環境“美”,也要生產“美”。從方法論上講,在生產環節預防環境惡化,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外在“倒逼性”,這種“外源型”發展理念面臨如何實現長效性的考驗。而發掘和釋放生態資源潛在的經濟效應屬性,是對人及其經濟行為的內在自然本性的呼喚與踐行,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則的遵循與拓展,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內源型”發展理念。倘若沒有實現生態資源向經濟資源的持續轉換,生產環節綠色化必然缺乏長效維持的條件和可能。這正是當前鄉村生產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
當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沖突是一個突出的全球性問題。西方生態主義把問題歸結于資本本性,并對其進行剖析與批判。這些批判是深刻的,但卻是非辯證的。正如對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著否定的方面,對事物否定的分析中同樣也包含著肯定的方面。馬克思早就指出,資本在帶著“骯臟本質”來到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具有“革命性作用”,資本有其特定的歷史使命。客觀上,資本基于逐利本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和運用生態邏輯,這一點已被現代化進程中西方一定程度上的生態行為(盡管這些行為可能多處于被動)所證明。資本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就好比是“切線”與“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脆弱的,需要維護好一定的“度”;一旦駕馭不好資本的力量,資本這條切線就會偏離生態文明建設的軌道。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實現生態與資本的融通,這是我們探索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著力點。
回歸生活方式引領原則,優化鄉村振興綠色顏值。生活方式綠色化是“生態宜居”的題中之義。廣義來講,生活方式是生產方式在社會生活方面的表現形態,生活方式在自己的領域履行和完成著生產方式交予它的使命。隨著現代化的深入,現代社會進入消費社會,社會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匱乏”,而是“剩余”。在消費與生產關系的新變化中,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的關系發生“顛倒”:不再是生活方式引領消費方式,而是生活方式被消費方式所裹挾。人在生活方式上的行為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由潛在變為顯性,被裹挾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深刻影響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方式何以會被消費方式所裹挾?如果進一步追問的話,問題的實質會在市場邏輯與資本邏輯關系層面獲得更為深刻的展開。倘若認為資本邏輯支配一切,市場邏輯必然湮沒于資本邏輯之中;倘若認為資本邏輯與市場邏輯沒有實質區別,其本質也是用資本邏輯吞沒市場邏輯。以資本邏輯的視閾看待世界,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關系的顛倒只不過是服從于資本本性的必然結果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40年的實踐探索表明,資本邏輯并不必然支配市場邏輯,相反,資本要素力量的釋放是在市場配置中實現的。資本和市場被清晰地區分開來,都服從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邏輯。這為鄉村在生活方式上實現綠色化發展,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與科學的方法指引。
堅持有限主體性辯證法原則,促進鄉村振興美麗顏值。當前,一些地方在推進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出現諸多偏頗甚至走樣,概括起來講,主要是照搬城建模式,以致破壞鄉村文化生態與自然生態,失卻了鄉村的特色。從實踐層面講,這是在鄉村振興多元主體參與格局下,各關涉主體參與意識和責任界限不明晰的結果。從理論層面講,這恰恰是忽視客觀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不自覺放大人的主體性的結果。因此,從主體性的維度來講,社會發展難題是主體性僭越造成的不良后果。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人盡管作為能動的實踐主體,但必須確立一種界限性和有限性意識。
文化是歷史的載體,它表征著一種價值理念與行為實踐的認同,體現著人的主體性意識。在新時代,實施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但是客觀地講,在現代化進程中衍生出諸多現代性問題,這些問題在消解或侵蝕著人們的主體性意識和對實踐的認同感、參與感。現實中,一些地方村民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烈,參與度不夠高,“等”“靠”“看”的現象比較明顯。這表征著其主體性意識缺失,未形成或達成有效的文化與價值實踐認同。因此,從方法論原則上講,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堅持主體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以認同感激活村民的參與意識,以積極參與增加獲得感,以獲得感強化認同感,在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現實活動中促進鄉村振興提升美麗顏值。
【作者單位:省委黨校文化發展創新與文化浙江建設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