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正加大脫貧攻堅用地保障,加快推進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將繼續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充分保障合理用地空間。
他表示,我國加大了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傾斜力度,每年對全國832個貧困縣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600畝,專項用于脫貧攻堅,不得挪用。
同時將實施特殊用地審批政策,深度貧困地區建設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在做好補償安置前提下,可以邊建設邊報批,涉及占用耕地的允許邊占邊補,確實難以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可按補改結合方式落實,并按用地審批權限辦理用地手續。
據悉,我國對深度貧困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以下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民生發展等建設項目,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可以納入重大建設項目范圍,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辦理用地預審,并按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
我國也正不斷拓寬脫貧攻堅資金來源。自2016年以來,允許集中連片的特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以及省級貧困縣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2018年以來,允許“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由國家統籌跨省域調劑使用。
莊少勤表示,通過實施跨區域的增減掛鉤政策,統籌了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空間資源,為貧困地區提供了超過千億人民幣的“真金白銀”。
他表示,我國計劃出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用地保障政策,將在縣域范圍內統籌農村產業用地布局,同時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力度。
“最近調查發現,農村的人口雖然在減少,但是農村建設用地的總量一直在增加。所以農村建設用地盤活的潛力非常大,”他表示。
據悉,自然資源部下一步將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通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方式,探索開展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增存掛鉤一些新方式,促進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優化,為農村產業發展騰挪出新的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黃曉芳)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