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束了,但對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學研究、對夏文化的探索顯然并不會因此而降溫。
1959年,古史學家徐旭生依據文獻線索在河南尋找“夏墟”時,發現了位于洛陽偃師的二里頭遺址,由此開啟了考古學界對二里頭的發掘和研究。在這里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鑄銅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雙輪車轍……迄今的發掘和研究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形態、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關鍵遺址。
會議期間,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的定名也是關注的熱點。李伯謙、王巍等多位專家表示,根據現在的考古研究和文獻資料,將二里頭定性為夏都遺址是合適的。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立東指出,先秦文獻多次提到夏王朝的中心區域在洛河、伊河一帶。二里頭文化的年代與夏代中晚期基本相合,主要分布區域在今河南省中西部,東起豫東的杞縣,西到關中東部,北以沁河為界,與文獻記載的夏代疆域大致相合。
在博物館里可以見到二里頭文化的許多標志性文物。二里頭遺址出土了數量眾多的鼎、尊、爵、觚、盉等陶器,爵、鉞、戈、鼎等青銅器,鉞、戈、刀、璋等玉器,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禮器系統,也反映了相當高的社會復雜性,奠定了二里頭遺址在整個二里頭文化中的中心地位。
綠松石龍形器是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最著名文物之一,在博物館中展示了它的復制品。2002年春,二里頭遺址宮殿區一座貴族墓中出土了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整器長約70厘米,由2000余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每片綠松石的大小僅有0.2—0.9厘米,厚度僅0.1厘米左右。這件龍形器顯示了二里頭高超的綠松石器制作工藝。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鄧聰通過對賈湖遺址及二里頭遺址出土綠松石制品進行分析,推測8000至9000年前綠松石已經在黃河上游和下游出現,在青銅器時代達到最高峰。
科技考古對于二里頭遺址的研究一直引人注目。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張雪蓮通過對二里頭遺址34例人骨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指出,二里頭的人群以碳四植物(主要指粟)為主食,屬于一般旱作農業區人群的食物特征。研究員趙志軍根據二里頭遺址浮選結果判斷,遺址出土水稻遺存所占比重超過了黍、接近粟,這可能與二里頭遺址作為都城收取貢賦有關。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從二里頭都邑的禮制遺存觀察到了兩次大的禮制變革。第一次禮制變革大約發生在二里頭文化第二、三期之間至三期早段。宮城從無到有,宮殿區建筑從多進院落到成組的、具有中軸線規劃的基址。禮器方面,則是在最早的空腔銅禮器——銅鈴加綠松石鑲嵌器的組合之外,變陶爵為銅爵,開啟了青銅酒禮器為核心的時代。第二次大的禮制變革發生在二里頭文化第四期的早、晚段之間。若干大型建筑工程局部受損,新建者都依托于既有建筑,而鑄銅作坊和綠松石器作坊則延續使用。最令人矚目的是出現了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包括酒器斝、封頂盉、觚、食器鼎等禮容器和戈、鉞、長身戰斧等禮兵器。墓葬所見青銅容器和玉器等禮器的數量和質量均超過二里頭文化第三期至四期早段。這樣的觀察對于研究夏商分界意味深長。
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坦言,二里頭已開展過田野工作的區域分布尚不全面、不均衡,對遺址鉆探、發掘的空白點還比較多,持續的考古工作依然是今后長期的重點。
碳十四測年數據顯示,二里頭文化延續的年代僅有300年左右,與《竹書紀年》中所說471年的夏代紀年仍有不小的差距。很顯然,二里頭文化包含不了整個夏文化。年代稍早于二里頭文化又與其文化特征最為接近的是新砦文化。今年也是新砦遺址發掘40周年,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魏繼印等學者認為,新砦遺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來源、打開“早夏”之門的一把鑰匙,值得更深入的考古和研究。
應該說,之前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均在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解決了一些問題,也遺留了一些問題,更提出了很多新問題。相信以此次二里頭發掘60周年紀念為起點,夏文化的探索會取得更多的成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