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南京10月25日訊(記者 成琪 魏金金 郭博文 于鶴章) 10月25日,2019第二屆“文化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在南京舉辦。本次論壇聚焦融媒體、智慧文博、數字娛樂、5G、AI、智能硬件、智慧營銷、工業設計等文化科技融合新熱點,總結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望文化科技融合的國內外發展趨勢,為全國文化科技融合產業發展提供新思維和新角度。作為2019中國(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的重要活動,本屆論壇將為打通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把握發展趨勢,提供寶貴經驗。
活動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科技部高新司現代服務業與空天處處長鄭方能在致辭中談到,自2012年啟動實施國家文化創新工程以來,全社會對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有了進一步的共識,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合力正在形成,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和科技融合體制機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二是發展文化產業和科技支撐作用顯著增強;三是科技型企業在興起,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不斷涌現;四是文化科技創新服務環境不斷的改善;五是文化科技領域的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的攻關、研發正在得到全面的部署。
科技部高新司現代服務業與空天處處長鄭方能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孫若風在致辭中表示,做好新時期文化和科技融合相關工作,有三個方面值得特別關注,包括融合新技術,融合好創意,融合相關產業等。“目前在文化科技創新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形成更加協調的機制,需要部委組織力量重點攻關,文化工作創造在基層,希望在民間,這一點同樣適應于文化科技創新”。同時,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文化裝備業的發展問題,在文化和科技融合過程注意把握好先進性、適應性、安全性相互融合的原則問題。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孫若風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中宣部文化發展體制改革和辦公室巡視員、副主任高書生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中宣部文化發展體制改革和辦公室巡視員、副主任高書生談到,中國四大發明,其中三大發明均集中在文化領域,文化領域誕生許多科技發明與創造,這既是歷史,也是發展趨勢。“我們現在出現了文化生產的新體系,但是這個新體系和傳統體系之間是有摩擦的,如果我們只關注新體系,而忽略了傳統體系或者是傳統體系和新體系不能夠有效融合,那么文化的生產還是不會上臺階”。建議業內能夠更多關注文化生產體系的再造問題,跟上現代科技的發展步伐。
在主題演講環節,八位演講嘉賓圍繞熱點分享了各領域內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上海科技館副館長繆文靖,人民網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奇,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王雨蘊,藍色光標集團執行副總裁、藍標傳媒集團CEO潘飛,小米AIoT戰略委員會秘書長華承平,LKK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總裁李毅超,北京影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樊碩,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副秘書長兼IP開發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歌分別圍繞“依托數字科技的知識展示”“融媒體時代文化科技創新之路”“文創思維:讓科技更好服務于人”“智能營銷時代的變革與創新機遇”“5G引領萬物互聯”“設計+科技營造智能生活新體驗”“科技賦能打造文化產業多維需求”“文化IP拉動文旅價值鏈的創新與實踐”等主題進行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博文/攝
在成果發布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發布并解讀了《2019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范疇與意義、秩序與變革、痛點與趨勢、發力與布局幾個方面切入,系統化介紹了當前我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態勢。報告指出,推動文化資源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文化內容創作生產、促進文化產業鏈和科技創新鏈有機銜接、注重5G環境下新業態的培育、積極拓展文化科技重點應用場景將是下一步我國文化科技領域的重點方向。
此次活動由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組委會指導,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