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高校新生報到的時節,各高校迎新綠色通道開啟。南開大學提倡“隱形資助”,取消了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統一標示的禮包,取而代之的是將部分資助款充值到銀行卡中,可以按照個人需求購買生活學習用品。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到“保護學生隱私”。
隱形資助、保護隱私……這些變化的原因是教育部門和相關工作者看到了困難學生在經濟幫扶之外的需求。
保護學生“敏感的自尊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我國學生資助項目從少到多,資助面從窄到寬,設立了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補償代償等多個資助項目,形成了完善的資助制度安排,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讓社會對資助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也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空間。
“敏感”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大多數高校工作者的印象。吉承恕的專業是心理學,在天津一所高校從事了30年教學管理工作。他解釋,大學生的年齡大都在20歲左右,這正是充滿理想、自尊心強的階段。他發現自己所在高校食堂把“愛心窗口”改為“一元錢窗口”后,多了許多顧客。
南開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袁辛說:“從心理層面來講,敏感是一種自我維護。面對貧困生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們的‘敏感’。或者說是保護他們‘敏感的自尊心’。”具體到做法,袁辛建議,要把受資助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平等對待。面對學生時不要過多地提到學生的困難,甚至過多的安慰也是不必要的。
袁辛和同事們分析了近20年高校中發生的學生心理衛生危機事件,發現被資助的學生有些共性:積極、努力、執著、踏實、誠懇,有毅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性格相對內向;另一方面,有的同學內向的原因是自卑,從心理層面上看,他們不能完全接納和應對自己的處境,有的人表現為自尊心過高,也更容易受傷。“因經濟的貧困而導致心理貧弱的現象并不少見,部分學生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導致心理崩塌。”袁辛提醒。
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靠國家助學貸款完成了學業。他坦言,大學一年級時看到周圍的同學都穿著羽絨服過冬,自己實在沒有勇氣拿出家里準備的大棉襖。徐川到學校工作后曾經從事學生工作。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助困。工作一段時間后,徐川意識到,“樂于助人”是一件需要技巧更需要真誠的技術良心活。他的觀點與袁辛有相同之處,有時對別人不過分關注也是一種尊重和幫助。在別人不想被關注的時刻學會得體避讓,讓別人的示弱和尷尬有可供遮掩的空間,也是一種極大的幫助。
徐川總結,學生資助工作做得好的“法寶”是換位思考。
從需求出發,注重學生能力提升
如何讓貧困學生有尊嚴地接受資助?如何讓貧困學生的素質修養同步提升?如何讓貧困學生從短期的資助中獲得長期的“續航”能力?做好資助工作真是一項“技術活”。
安雅琴是一所地方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在此之前,她是一名學生輔導員,對于學生資助工作,她有很多感慨:能不能由銀行而不是由學校審核學生取得助學貸款的資格;能不能一對一地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或者身心欠健康學生的情況,不要搞座談會……回想起當輔導員的那幾年,安雅琴覺得并不輕松。
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年齡接近,接觸較多,在幫助貧困生成長的過程中作用巨大。袁辛說:“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輔導員可以給予貧困學生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輔導員在心理專家的督導下,可以為貧困學生開展一些心理咨詢工作;輔導員還可以作為學生和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中間橋梁,發現需要專業幫助的學生,及時與學校心理咨詢機構人員聯系,以使學生得到幫助。但針對高校輔導員相關專題培訓尚需加強,對輔導員們的激勵機制還有待完善。”
“既要幫助別人,同時也要讓別人感受到愛和尊重,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經歷過“被資助者”和“學生資助工作者”的雙重身份,徐川對這個問題思考頗多。
“助人要從別人的需求出發,助人要從持續的關注入手,助人要從得體的分寸考量。”徐川說,“現在的學生,除了衣食保障,更需要開闊眼界,更需要能力提升”。
為了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因經費問題錯失境外學習機會,南開大學從2013年起設立了“本科生留學助學金”。入選學生只要成功申請到學校組織的本科生公派留學項目,即可獲得包括往返機票、學費、保險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的全額資助。
據南開大學黨委學工部負責人介紹,對學生而言,即使能夠申請到獎學金,留學所需的機票、生活費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較少考慮申請留學。而這項舉措,就是要讓困難學生不因經濟問題而錯失多元的學習機會。
北京大學也同樣推出了包括優才拓展項目(境內實踐交流)、燕園領航、燕園攜手、燕園翱翔項目(境外交流實踐)等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展的支持項目。
感恩教育必不可少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今天我接受、明天我付出”一直是袁辛呼吁所有學生,尤其是貧困學生應該有的品質。學會感恩,使得幫助我們的人和組織得到回應,也使貧困學生從感恩中學習到感恩品質,并同時擁有這種品質。
史寧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的輔導員,讓她記憶尤深的是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又有肢體殘疾的學生。史寧從新生助困材料中了解了他并給予關注。這名學生比較自信、性格陽光,按照政策,他如愿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學校減免學費、社會類的助學金等資助,除此之外,他拒絕了所有照顧,連軍訓他也從不請假。那次以后,史寧再也不把他當作身有殘疾的特殊人群。從第二年開始,這名學生開始主動幫助他人,去找一些經常請假不參加軍訓和不上課的同學談心,幫輔導員做工作,整個大學期間,他都在關注和幫助其他困難人群。在畢業典禮表彰的時候,他會主動講述自己的故事。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和感激社會。史寧認為,如果同學中有這樣的榜樣存在,對周圍人是很有效的感恩教育。
南開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事務管理科科長高珊認為,從高校學生工作的角度看,引導學生感恩的做法有兩種:一是在重要的節點、重要的時間搭平臺,通過儀式感讓學生意識到感恩;二是引導學生參加志愿活動,也就是體現感恩的實際行動。
徐川認為感恩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都要“走心”,要以心換心,換位思考。“要通過潤物無聲的教育和潛入生活的滋養,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觸動另一個靈魂。”
袁辛解釋:“感恩是一個人的社會情感,擁有感恩的品質或能力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方面。社會化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完成的,當然感恩也是一種情感品質,家庭教育必不可少。”(本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