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頂層設計文件,《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旨在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提高政府配置資源的效率、效益和公平性,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規范化、法治化和市場化水平的政策取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增強,但政府直接配置資源的范圍仍然過寬,市場價格扭曲、配置效率低下、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市場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王一鳴表示,《指導意見》提出要健全公共資源產權制度,進一步厘清行政性配置資源的范圍,優化政府配置資源的結構,加快建立新型資源配置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這些體制機制問題。
據介紹,《指導意見》將政府配置的資源界定為政府代表國家和全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經濟資源(主要是經營性國有資產)、社會事業資源(主要是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等公共資源。針對上述三類資源的不同屬性,《指導意見》提出了具體的分類舉措。
在創新自然資源配置方式上,要以建立健全產權制度為基礎,實現資源有償獲得和使用。
王一鳴表示,產權明晰是引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和前提。對于法律明確規定由全民所有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草原、海域等自然資源,要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在統一進行確權登記的基礎上,區分自然資源所有者和監管者職能,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更多引入競爭機制,完善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為開展使用權交易提供基礎。同時,要發揮空間規劃對自然資源配置的引導約束作用,科學配置和嚴格管控各類自然資源”。
在創新經營性國有資產配置方式上,要明確委托代理關系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國有資本形態轉換機制。
對于金融類和非金融類經營性國有資產,要建立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完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建立健全國有資本形態轉換機制,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積極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
“要規范經營性國有資產處置和收益分配,企業重大資產轉讓應依托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進行。同時,強化國有資本基礎管理,嚴防國有資產流失。”王一鳴說。
在創新非經營性國有資產配置方式上,要引入競爭機制,實現更有效率的公平性和均等化。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關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主運行、公眾監督的多元化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推進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整合與共享,構建共享平臺,實現公共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開放共享。
“創新上述三類資源配置方式,分別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舉措相銜接,體現改革的綜合配套和系統集成。此外,還要在資源配置的組織方式和監管方式加以創新。”王一鳴表示,創新資源配置組織方式,主要是要建立公共資源目錄清單,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健全信息服務機制;創新資源配置監管方式,主要是要加強和完善信用監管、協同監管、動態在線監管和全過程監管。
王一鳴坦言,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工作難度大、利益關系復雜,要鼓勵在實踐中探索創新,不斷深化認識、積累經驗,“建立健全容錯和糾錯機制,對一些難度較大的改革,在前期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可給予地方更大的探索實踐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相關新聞: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