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經濟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來到位于沈陽的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展廳中心,是1997年東軟醫療成功研制出的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身CT(CT-2000)。自那以后,CT技術被少數發達國家壟斷的日子徹底結束。
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身CT。 本報記者蘇瑞淇 攝
東軟醫療品牌部部長佟銳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醫療設備和醫療影像數據服務、設備服務與培訓、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四大業務線。截至2023年,東軟醫療按已安裝系統總數計,已是中國最大的CT制造商;按銷量計,是中國最大的CT出口商。
“目前,東軟醫療的產品線已實現全線高端突破。”東軟醫療高級副總裁韓東龍表示,東軟醫療正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在美國、德國、俄羅斯、巴西、秘魯、肯尼亞、阿聯酋、泰國、韓國以及越南設立海外分支機構,面向全球110余個國家及地區提供產品和服務。公司還參與多達37項國家和省級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獲得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內的14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項。
醫藥產業作為遼寧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是此次調研的重點產業之一。6月13日,經濟日報記者又走進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持續調研探究遼寧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
在沈陽三生制藥的生產車間內,一個場景讓記者印象深刻:一個個形似罐子的生物反應器矗立在那里,內部裝滿了紅色培養基液體,仿佛一片充滿生機的土壤。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反應器將細胞種子進行培養,最終生成含有益比奧(重組人促紅素)產品的蛋白,可用于治療貧血。
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陳列展示的產品。本報記者蘇瑞淇 攝
“目前公司在研品種28個,近一半屬國家1類新藥。”沈陽三生制藥總經理助理袁杰向記者介紹,公司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專注于治療腎科、腫瘤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代謝治療領域的新藥開發。近些年,公司緊跟世界前沿技術,在研發創新上取得了一些成績,“十三五”期間獲得國家及省市科技項目十余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1項。
近年來,遼寧加大創新投入,不斷將科技創新力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目前,遼寧醫藥新興產業已初步形成以沈陽等地為中心的產業集聚區。(經濟日報記者 蘇瑞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