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學風建設事關科技工作全局。近來,“論文工廠”等學術不端丑聞的出現,表明學術不端行為已經開始商業化和市場化,亟需全面規范和懲戒。
此次出臺的《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就打出了一套全面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的“組合拳”。
這并不是我國第一次對科研不端行為亮劍。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領域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同時加大了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懲戒力度,嚴肅處理了一批科技違規行為,推動我國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新執行的《規定》,劃定了底線、明確了界限,以“組合拳”踐行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十分值得期待。
近年來,我國科技管理制度一直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簽的做法,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規定》要限制科研人員和機構的違規行為,看起來似乎與這個傾向相悖,其實不然,反而是“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因為《規定》劃清楚了“底線”和“紅線”,給出了“負面清單”,明確了科研機構和人員不能碰的,剩下的就是可以放開手的。
對于被《規定》約束的科技活動主體來說,無論是科研機構、管理機構、第三方中介機構,還是科研人員、評審專家、科技服務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負面清單”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而對于監管者來說,有了《規定》,就有了嚴格執法的依據,決不讓少數主體的違規行為劣幣驅逐良幣,損害整個科研生態秩序。
隨著我國科技創新工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科技領域的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區,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豐富科技管理制度體系。讓我們期待此次執行的新《規定》,可以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科研活動有序開展營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保駕護航。(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佘惠敏)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