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沉迷游戲已經成為重災區。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投訴問題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費難,家長面對高額充值追回力不從心;粉絲沉迷追星、飯圈,導致侮辱謾罵、人身攻擊、惡意舉報等網絡欺凌和暴力行為。
針對這些亂象,日前,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啟動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各相關部門對網站、平臺、應用程序等開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違法違規的網絡不良信息,關停取締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賬號、網站,查處曝光一批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打擊一批涉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并形成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空間的長效工作機制。
據記者了解本次行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重點對未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規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和打賞服務等方面要求的網絡游戲企業或平臺進行全面整治,對未經審批違法違規運營的網絡游戲予以查處,對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
(二)整治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對涉及未成年人網絡社交中出現的侮辱謾罵、人身攻擊、惡意舉報等網絡欺凌和暴力行為,以及敲詐勒索、非法獲取個人隱私等違法活動予以查處。對相關QQ賬號、群組等通報相關企業,依法依規采取關閉群組、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
(三)專項治理低俗有害信息。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推送網絡游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信息問題。堅決清理網站平臺少兒、動畫、動漫等頻道涉低俗色情、校園霸凌、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導向不良內容。嚴格處置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嚴厲打擊即時通訊工具群圈、社交平臺誘導未成年人自殘自殺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為。從嚴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類應用程序惡意彈窗,誘導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頁面的行為。依法查處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發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游戲廣告違法行為。
根據部署,行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部署摸底。各相關部門進行全面部署,集中開展巡查摸底工作,摸清涉未成年人的重點網站平臺和關鍵環節中存在的問題。2020年8月底前完成。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針對摸排結果,各相關部門對網站、平臺、應用程序等開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違法違規的網絡不良信息,關停取締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賬號、網站,查處曝光一批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打擊一批涉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第三階段,自查總結。各相關部門針對摸排和整改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自查總結,堵塞管理漏洞,總結有效措施,形成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空間的長效工作機制。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頻率增加,導致網游類投訴激增。江蘇省消保委今年4月13日發布的未成年人游戲充值和直播打賞調查報告顯示,在調查的9個游戲APP和9個直播平臺APP中,游戲APP均未能嚴格遵守未成年人網游實名認證的規定,用戶可以通過微信、QQ、郵箱、手機號碼等注冊或點擊授權登錄,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通過家長的第三方賬戶登錄,甚至通過游客模式也能正常登錄。直播平臺則不強制實名認證,青少年模式與普通模式差別不大。
按規定,未成年人游戲充值單次不得超過50元,每月累計不超過200元。但實際調查中,奧特曼傳奇英雄等4款游戲不僅單次充值可超過50元,還可以多次充值。直播平臺中,快手單次充值最高可達100萬元。并且18款APP都可以直接跳轉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果開通免密支付,未成年人就可以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付款。
充錢容易退錢難。調查中發現,許多APP退款時會要求家長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等各類證據,甚至孩子充值時的監控視頻。(經濟日報記者 佘穎)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