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南京市委和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大力實施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計劃,以更加積極的“保”來促進“穩”,以更加堅實的“穩”來保障“進”,以更加有為的“進”來實現“好”,堅決打贏“十三五”發展和高水平全面小康收官戰,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上半年,南京GDP增長2.2%,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城市前十,高質量發展走在江蘇全省和全國前列。
抓住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做到精準施策
記者:南京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南京是從哪個方向率先突出重圍的?
張敬華:今年以來,南京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積極因素不斷增多。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費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金融業增加值、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等指標總量位居全省第一。
取得這樣的成績,根本在于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行動指南,根據形勢變化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影響,抓住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全力以赴抓統籌、抓調度、抓落實。
第一階段:科學謀劃搶抓開局。從去年底到今年1月中下旬,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謀劃、部署和推進2020年的重點工作,做到了早起步、快開篇,為應對風險挑戰、實現穩中有進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二階段:集中精力防控疫情。從1月下旬到農歷正月十五,我們按照總書記“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工作來抓”的重要指示,集中力量抓防控、戰疫情。除夕夜部署發動7000多名社工、民警、基層干部深入1200多個社區,排查出1.1萬名有武漢旅居史的重點人員并采取有效措施,率先要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全面實施小區封閉管理,第一時間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的傳播蔓延。建立“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模式,以全市1.2萬個網格、3萬余名專兼職網格員為主干,全面發動社區黨員、協管員、樓棟長、治安積極分子等,形成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強大合力。
第三階段:精心組織復工復產。從2月中旬到3月中下旬,我們加大力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率先實行“防疫+”戰時工作機制,及時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通過“防疫+工業”“防疫+招商”“防疫+建筑業”“防疫+服務業”等,兩個星期就實現了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
第四階段:全力以赴穩定增長。3月下旬以來,我們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重要指示,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迅速制定并實施“四新”行動,每月開展項目觀摩并現場調度,統籌抓好科技創新、招商引資、三大攻堅戰等重點工作。同時,認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任務,按下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快進鍵”。
推動經濟穩健發展,我們始終注重并抓好“三大支撐”:
一是主導產業的關鍵支撐。今年以來,南京的主導產業發展穩中向好,這對穩住經濟基本盤起到了壓艙石作用。疫情發生以來,全市136家規上工業企業保持連續經營,上半年實現增加值438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31.6%。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新醫藥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地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其中集成電路、智能電網產值分別增長42.7%、14.5%。與此同時,現代服務業也發揮了主引擎作用。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9%,其中軟件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同比增長4.8%,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8%。
二是市場主體的增長支撐。一方面,龍頭企業發揮了頂梁柱作用。一批百億級項目持續釋放產能,中興通訊、LG動力電池等百億級項目貢獻新增產值近200億元,臺積電南京廠產值實現翻番,華為軟件、中興新軟件增長49%、42%,中車浦鎮、國電南瑞南控增長60.4%、34%,南高齒、樂金化學等大企業增長超過10%;新升規的378家企業中228家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市排名前10位的限上批零住餐企業零售額增長15.9%。另一方面,新動能企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新一代數字經濟、新醫藥與新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產業實現業務收入2197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54.9%。無人經濟、線上消費等快速增長,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26.6%,網上商店購物增長36.3%。
三是項目投入的實物支撐。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2650.3億元、增長4.8%,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275.8億元、增長34.6%。36個省級、370個市級重大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37億元、1320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2%、55%,注冊資本160億元的中汽創智T3科技平臺等旗艦型項目正式啟動。
以“保”促“穩”更以“穩”求“進”
記者:在推進“六穩”“六保”過程中,南京取得了哪些成果,積累了哪些經驗?
張敬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南京作為省會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制定實施40項具體措施并組織專項巡察,確保兜住民生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其中,我們突出抓了三個方面:
首先,突出就業創業,推出2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和10萬個研究生見習崗位。4月份,出臺支持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10項措施,在寧各類企事業單位推出20萬個以上大學生就業崗位。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加大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上半年發放68筆創業擔保貸款共1155萬元;將符合條件的42所在寧高校和16個省級大創園區全部納入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7月份,出臺實施《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市財政拿出10億元資金,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創載體及各類企業、科研院所招聘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碩博人才來寧見習期間每月可得3000元見習生活補貼;見習單位留用見習人員的,根據留用率給予每人1000元或2000元獎勵。截至8月28日,累計開發見習單位6681家,提供10.12萬個見習崗位。
其次,突出強鏈補鏈,以“鏈長制”推動8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在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和地標產業的基礎上,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8條產業鏈20個領域補短板、鍛長板,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每條產業鏈由市領導擔任“鏈長”,形成“一條產業鏈,一位市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位專班負責人”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研究調度,力爭每年實現20%以上增速。具體舉措上,每條產業鏈重點培育打造30家“鏈主”式企業,建設3至5個特色產業園區,培育發展一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對接發展產業型基金和供應鏈金融,形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
再次,突出市場主體,打響“寧滿意”“企業家服務日”等特色品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最優發展環境,上半年新增企業4.4萬家。加大紓困惠企力度,及時出臺了惠企“寧10條”及24項實施細則,上半年落實各級惠企資金共計190億元,為企業爭取貸款支持518億元。黨政機關在年初一般性項目支出預算已經壓減10%的基礎上,再壓減公用經費定額10%,壓減公車購置、公務接待等預算10%,壓減部分全部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建立健全“先解決問題再說”等服務企業機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月18日召開座談會、“早餐會”,面對面了解企業訴求、破解發展難題。實行“一線工作法”,市領導掛鉤板塊、區領導掛鉤社區、街鎮領導掛鉤網格、機關干部下沉基層,向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981家重點工業企業和65家駐寧央企派出“駐廠員”,“貼身”解決企業訂單不足、存貨增加、資金回籠周期拉長等實際問題。
實施“四新”行動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記者:4月份,南京出臺了戰疫情穩增長擴內需的“四新”行動計劃,對于促進“六穩”“六保”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張敬華:“四新”行動指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4個行動計劃,是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的南京方案。“四新”行動是特殊時期的特別舉措,立足點是擴內需,目標是保年度,抓手是新工程新項目,每個行動計劃都細化為具體的指標、項目,排定明確的時序進度,確保可調度、可操作、可檢查。
從實施效果看,“四新”行動有力拉動了增長,有效傳遞了信心,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強勁支撐。
一是新基建形成新帶動。1月至7月全市346個新基建項目及30個新基建載體項目已完成投資671億元,152個新開工項目開工率達到92%,特別是5G網絡設施、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等類別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7%、72%、68%。新基建呈現全面加速發力的態勢,預計全年將超額完成860億元的年度投資目標。
二是新產業形成新動能。聚焦新一代數字經濟、新醫藥與新健康產業、智能網聯汽車、新型都市工業、未來新業態等5個新產業方向,完善產業鏈條、打造創新平臺、拓展應用場景,全年五大新產業業務收入預計超4000億元。上半年排定的200個新產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0億元,其中集成電路、新醫藥與新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投資明顯加快。
三是新消費形成新熱點。著眼于提振信心、引領潮流、壯大能級,推動全年限上批零住餐業銷售額實現1.6萬億元。在全國率先發放3.18億元電子消費券,舉辦放心出門消費“三部曲”等消費促進活動,大力發展高品質夜間經濟,多渠道多方式促進消費回補和升級。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9個百分點,分別好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4.1個和2.1個百分點。目前,新消費領域27項任務全部啟動,100個重點項目已完成43個,其余項目均已啟動。
四是新都市形成新支撐。突出打造高品質生活,從滿足群眾需求和優化城市治理出發,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韌性、提升城市功能。1月至7月新都市開工項目237個、開工率91%,完成投資812億元、占到年度投資計劃的65%。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南京將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深入推進“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抓好“六穩”、抓牢“六保”、抓實“四新”,更大力度攻難點、抓短板、補弱項,堅決打贏“收官戰”,奮力奪取“雙勝利”,在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上取得新的進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