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 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專家學者干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圍繞社會治理共同體、基層社會治理、社會公平正義等,專家學者和基層工作者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互聯網深刻改變人類交往方式,社會觀念、社會心理、社會行為發生深刻變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說,新時代面臨著新課題,要深入實際,深刻認識國情。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
“總書記關于社會治理的論述,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一脈相承,更加著眼于‘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新要求,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任務舉措和目標要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說。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認為,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發生深刻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訴求更加廣泛多元,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這些立體的利益和訴求在許多方面相互制約和制衡,新時期的社會治理要兼顧各方,在各種利益和訴求中盡可能尋求最大公約數,達成平衡、形成共識。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區委書記廖華生聽了總書記對社會治理的論述感觸頗深。思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口密度較大,探索現代化社會治理迫在眉睫。
廖華生說,傳統互幫互助的鄰里溫度在“鋼鐵叢林”“網絡世界”里日漸冷卻,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特征日益凸顯。“在新的社會結構下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需要重新拉近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距離,才能實現融合共建、聯動共治、資源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如何適應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社會行為方式、社會心理等深刻變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健全全覆蓋、可持續的社保體系,強化公共衛生和疾控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都需要認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
作為我國人口大省和人口老齡化大省,山東在養老服務領域改革上下功夫,力爭在2022年底前培訓20萬名養老護理員,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提高到55%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給我們未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山東省醫保局局長張寧波說,要加快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醫療保障制度,建立更加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并加大改革力度以提升醫療保障和經辦服務水平。
“社會治理與穩定、秩序、安全息息相關,在一定意義上,社會治理是民生,是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內在要求。”龔維斌說。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社會治理歸根結底是要回歸到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加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實際上揭示了社會治理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郁建興表示,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人們對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在不斷提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創新和發展基層“三治融合”建設,自治增活力、法治強保障、德治揚正氣,構建既穩定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龔維斌認為,“更加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論述,意味著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更加注重對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保障,要更加注重讓每個人都能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從而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記者王優玲、白陽、王雨蕭、付敏、邵魯文、方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