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法草案日前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在海外也引起高度關注。海外輿論認為,對外開放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活力與潛力,外商投資法草案將促進市場準入,鼓勵外國投資者長期經營,這表明中國在世界舞臺的競爭中充滿自信。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2日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兩高”報告,吸引中外記者高度關注。圖為兩名外國記者在交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圖為一名外媒記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內拍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法國《歐洲時報》報道稱,新外商投資法適應中國經濟形勢變化,體現了新形勢下外商的新訴求,并將向外商投資提供與時俱進的法治保障。報道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利用外資上一直處于粗放模式,如今中國已經走過了大規模引進外資的階段,理應更加注重引進外資的質量。報道認為,外商投資的方式越來越多,一些投資行為,如外商再投資等如何認定,“外資三法”難以準確界定,中國現有法律亦無相應規定,外商投資法草案則補足了這一短板。另外,外商維護自身權益的訴求也在增多,全國各地外商維護權益的方式不盡相同,外商投資法草案對此明確提出了設立外商投訴工作機制,適應了外商訴求變化的趨勢。報道認為,外商主要關注3個問題,即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和擴大市場準入,其中知識產權是外商竭力維護的核心競爭力。外商投資法草案有關保護外商知識產權、不得強制技術轉讓的條款,將有力澄清外界的相關懷疑和不實指責,還會消除外商的疑慮,給外商吃下“定心丸”。
日本媒體對正在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非常關注。日本《讀賣新聞》經濟版頭條刊發報道,標題是“中國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制定禁止強制技術轉讓的法律”。報道認為,今后外商在中國開展業務活動有了新的法律遵循。報道特別關注了外商投資法草案的核心內容,指出這是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保護外國企業的正當權益,特別是在知識產權領域,該法明文規定保護外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禁止以行政手段強制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在公共事業等政府采購領域,要求對外國企業與中國企業一視同仁,并禁止地方政府介入外資企業經營、生產活動。
韓國《亞洲經濟》報道認為,中國以備受世界矚目的全國兩會為契機,大力宣傳新外商投資法。這表明,中國正積極吸引外資,并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已將推動制定新外商投資法作為今年穩定經濟的六大目標之一。
越南媒體關注外商投資法草案對外商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對強制技術轉讓的限制。報道認為,根據這部法律,中國將在農業、采礦、制造、服務業等領域更加開放,在新能源、現代制造業、電子信息等領域推出更多優惠,允許外商設立獨資企業的領域也會繼續放寬。
保加利亞《24小時報》報道稱,中國外商投資法草案將相關條款基于透明、可預見和公平待遇原則,為外國公司企業提供最新的法律保護,這將使中國吸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報道說,加強相互投資與合作是中國和歐盟的共同心愿,中國新推出的外商投資法將促進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2018年,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最大的進口商品來源地;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兩者之間合作空間巨大。新外商投資法是中國現階段對利用外資的一項最新舉措,旨在解決包括歐盟和歐洲企業家在內外國投資者對華合作中所產生的問題。
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表示,中國政府推出的多項對外開放新措施,特別是在貿易、投資與金融等領域的新舉措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活力與潛力。在貿易領域,中國在與各方協調中邁出了很大步伐,進口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明顯下降,使世界各方更多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在投資方面,隨著新外商投資法的施行,外國投資者的準入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并明令禁止強制技術轉讓,展現出中國改善外商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也將使境外投資者能夠更深入地參與中國市場。同時,諸多開放新舉措也將持續對中國經濟產生刺激效果,并促進社會效率與生產率的提高,實現互利共贏。
韓國FN國際問題中心主任宋璟真認為,新外商投資法有助于保護外國人和外國企業的對華投資,有效制止強制技術轉讓等情況,同時為外國企業提供與中國企業同等的待遇,讓外國企業與中國企業進一步獲得同等競爭的機會。新外商投資法的推出,將在促進中國吸引外資的同時,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希望以此為契機,中國對外資的開放力度和透明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外資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海泉 蘇海河 白云飛 趙 青 田曉軍 李鴻濤報道)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