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繼2016年施行新《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施行新《水污染防治法》之后,又一部重量級的生態環保法律生效,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根據時間表,按照路線圖,啃下硬骨頭,環境一點點改善了,帶給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高。
2018年是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三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初戰告捷,成績來之不易。從上半年開始,京津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通過持續開展強化督查,從企業超排到散亂污整治不徹底、從小鍋爐整治到工地揚塵管控,污染問題得到遏制;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渤海,保護修復長江,保護水源地,治理農業農村污染,七大標志性戰役漸次展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這把利劍直指“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讓天空更加湛藍,讓水體更加清澈,讓土壤更加潔凈,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向縱深推進。
2018年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把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寫入憲法。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責。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歷程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意義最深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蛾P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在這一年印發,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舉措,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重要動力和有力保障。
告別開局之年,迎來關鍵之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仍面臨多重挑戰。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并不穩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而經濟下行壓力下,一些地方對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有所弱化,污染治理越往后越難、艱巨性日益凸顯,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工作進展不平衡,生態環境質量受自然條件變化影響、持續改善的基礎還不穩固,生態環境系統的工作能力、方式方法和作風有待改善。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決不能有認為前期成績好就可以懈怠的想法。治污攻堅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也不能有“擊鼓傳花”式的拖延,讓環境風險累積演變成“灰犀牛”事件,必須更多更好更快地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關鍵之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要“精準聚焦”,瞄準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戰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要“協同共進”,統籌兼顧,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要“優化服務”,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污染防治攻堅戰注定是一場大戰、苦戰、硬戰。唯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堅守陣地、堅持不懈,才能奪取讓人民滿意的戰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曹紅艷)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