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進入質量精準提升階段
城市缺地,森林何處安放
廣東省惠州市青山綠水環抱,環境優美宜人。黃俊毅 攝
自2004年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活動啟動,10多年過去了,我國已有138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城市中森林、綠地、濕地明顯增多。但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加速,城市中可供建設森林綠地的土地越來越少,城市缺林少綠現象仍然明顯。我國森林城市建設面臨提質升級的挑戰,需要更充分地利用城市有限空間,最大限度增加森林綠地面積,努力讓群眾身邊的森林多起來
如果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0%,居民的生活該有多愜意。廣東惠州就是這樣的城市。開車經過惠州鬧市,居然會有青蛙從路邊樹叢蹦進車里。惠州有26個林業自然保護區、43個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61.28%,實現了城市、森林、園林三者有機融合,整個城市就像大園林,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據悉,自“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活動啟動至今,全國已有138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殊榮。
城市造林不停歇
我國的森林城市建設活動始于2004年,全國政協、全國綠化委員會等6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在其倡導下,由原國家林業局組織實施。
我國人多地少,城區寸土寸金,為何要持續建設森林城市?“我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城市連片發展、污染跨區傳播、生態系統破碎、休閑空間不足、外來景觀入侵、偽生態行為泛濫6個突出問題,建設森林城市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成說。
近年來,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土地大片硬化擠壓著城市生態空間,地下水位下降,城市熱島效應日益突出,出現了城市缺水與內澇并存、缺水城市雨天“看海”的尷尬局面。城市化對原有綠色空間特別是森林、濕地等不斷地擠壓和切割,造成自然空間的破碎化,限制了動植物遷徙和基因交流,威脅生物多樣性。
幾年前,惠州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很突出。由于地處全國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地區,水污染、大氣污染尤其嚴重。“那時河水都是黑的,一到夏天臭氣熏天,很遠就能聞到。”家住惠州市惠城區江北街的溫素娥老人說。
“城市化引發的問題已經從建成區擴展到整個市域范圍甚至城市群范圍,必須樹立城市生態環境共同體的理念,實施與之相對應的生態建設策略,積極建設森林城市。”王成說。
一幅宏大藍圖
“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國家森林城市將達到300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具體地講,就是“三帶、六群”的發展格局。“三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森林城市防護帶、“長江經濟帶”森林城市支撐帶、“沿海經濟帶”森林城市承載帶。“三帶”的主要目標是為國家發展提供生態支撐,通過城鄉統籌發展提升城鄉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六群”則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六群”作為各區域森林城市群建設的示范,將提高城市的生態承載能力,加強城市間的生態空間一體化。
據介紹,接下來森林城市建設將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加城市森林面積、提升城市森林質量、增加城市居民游憩空間為目標,使森林覆蓋率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城區樹冠覆蓋率達25%。森林城市群建設則將針對城市群發展對林業生態、產業、文化等多種服務功能的需求,以及有效應對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的社會期待,依托河流、湖泊、山巒等自然地理格局,構建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張建龍表示,在初步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的同時,將鼓勵和支持各省(區、市)建設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森林城市群。
難題亟待破解
前不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委托專業調查機構對部分“創森”城市進行了公眾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和滿意度超過90%,但也提出“生產、生活區域周邊的綠化還不夠”“郊區可供生態休閑的大型森林、濕地公園還不足”等問題。
“總體上看,我國城市普遍缺林少綠。森林面積不足、質量不高、功能不強,是森林城市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張建龍說。
問題的根源在于——缺地。
目前,全國有178個城市正在努力建設國家森林城市,北京、遼寧、吉林等18個省(區、市)啟動了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廣東、浙江、河南等22個省(區、市)啟動了森林城市群建設。這些城市造林都面臨缺地難題。以北京為例,雖然總面積1.64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卻多達2170.7萬人,每平方公里超過1300人,可謂寸土寸金,哪有空間建設城市森林?
辦法還是有的。
在北京市平谷區有一處森林公園,綠蔭如蓋,一望無際。過去,這里要為中心城區建設提供沙石,留下大量廢棄采石坑、采沙坑。坑多坡陡,立地條件惡劣,經過反復研究,平谷區園林綠化局采取削坡、拉坡、深埋垃圾、大坑回填、碾壓、局部硬化等措施進行地形改造。為保證苗木成活成林,又大規模使用植樹袋、生根粉、保水劑、有機肥、營養土等新技術新材料。最終,廢棄采石坑、采沙坑變成了城郊森林公園。
如果沒有廢棄采石坑、采沙坑怎么辦?那就向空中發展。西安就是空中造林的典范。
來到西安大唐西市購物中心樓頂,一出電梯,就見紫薇綻放,綠樹成蔭,頓覺心曠神怡。這片樓頂綠地有個大氣的名字——大唐西市空中花園。這里種了5000平方米草皮,栽了900棵樹。樹種有紫薇、玉蘭、國槐、紅楓、白皮松、紅葉李、胡桃、桂花、銀杏,兼顧季節、品種、顏色的搭配,能夠保證四季有綠,花開不絕。
為鼓勵綠化屋頂,西安市政府規定:花園式綠化每平方米補助285元,組合式綠化每平方米補助220元,草坪式綠化每平方米補助180元。有了政府的大力倡導,一時間屋頂綠化蔚然成風。原本無地造林的西安城區,自2011年實施立體綠化以來,屋頂綠地以每年10萬平方米的增幅迅速擴張,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張建龍告訴記者,各地林草部門正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空間,最大限度增加森林綠地面積,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盡力打造出近似自然的群落式森林,努力讓群眾身邊的森林多起來、美起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黃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