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日前收官。新浪微博、豆瓣網、抖音APP等6家網站平臺,因存在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不良信息和行為,被依法處罰。
追星由來已久,本身并無原罪。但如今的“飯圈”文化,早已超越買唱片、貼海報、求簽名等個人行為,而發展成為應援打榜、刷量控評、互撕謾罵等有組織的群體行動,社會影響力和殺傷力越來越強。加之“飯圈”群體多為青少年,三觀尚未形成,辨別能力較弱,更易被非理性情緒誘導,做出出格舉動。為將偶像捧上榜,有粉絲不惜氪金花錢、廢寢忘食刷數據;為給偶像“討公道”,謾罵詆毀、“人肉搜索”更是家常便飯。在線下,也有少數粉絲因對明星的狂熱追捧而做出不良行為,如漠視隱私、擾亂秩序等?梢哉f,無底線追星,已成為破壞社會秩序的一股歪風。
瘋狂的“飯圈”背后,除了粉絲的狂熱,顯然還有著一條灰色產業鏈。一批營銷號與所謂“大粉”不斷引導炒作、制造話題,而本當守土有責的平臺,卻漠視縱容,甚至推波助瀾,通過定制各類榜單、推出實時排名、數據定期清除等規則,不斷制造緊迫感!帮埲Α弊沸堑臒o底線,折射出某些人瘋狂牟利的無底線,更映照出相關平臺人文關懷、道德血液的缺失。事實說明,要把規矩立起來,必須對違法失德行為“零容忍”,對平臺不法違規操作“出重拳”。
治理“飯圈”亂象刻不容緩。就此次專項整治來看,沒有局限于具體事件、一事一議,而是從點到面,劍指同類劣行,值得點贊。讓粉絲活動走到健康軌道上,剛性制度、溫和疏導,都不可或缺。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善于抓住重點,突出精準引導,加強行業監管,密切關注互聯網平臺的流量數據、社群輿情,防止粉絲被資本邏輯和商業模式裹挾;另一方面,也要督促明星以身作則,為粉絲樹立正面榜樣,引導群主、版主等活躍粉絲發揮更積極作用……針對粉絲活動的關鍵環節、關鍵群體,有的放矢、精準施治,才能讓龐大的粉絲群體有秩序、守規矩。
“飯圈”文化的出現,也帶來一道治理課題。與時俱進更新手段、提升本領,出招穩準狠、見實效,才能讓云端精神家園氣朗風清。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