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一條貫穿中國南北的人工河流,她的文化脈絡延續了千年中華文明與輝煌歷史。在新時期,她以另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形態,發揮著經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彰顯著獨有的自然魅力、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今天的學人坊,我們對話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教授潘天波,探索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大運河文化。
記者:立足新時代,傳承大運河文化有何新機遇?作為文化研究者,如何主動激活中國大運河歷史文化基因?
潘天波:新時代,新視野,新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偉大復興需要文化的繁榮發展。大運河文化是具有“標識性”和“主體性”的中華特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閃亮的名片。如何看待這張閃亮名片,習近平總書記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那么,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就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根本指針,而建設好大運河文化帶要有新時期的新視野和新高度!靶乱曇啊保褪钦疚灰,視野要寬,格局要大。大運河文化研究既要看到運河主體“人學體系”的歷史文化,也要看到運河本體的“水學體系”文化發展;既要看到大運河文化的民族性,又要看到大運河文化的繼承性;既要看到大運河文化的原創性,也要看到大運河文化的發展性!靶赂叨取保褪且袊\的高度、文運的高度。因此,我們既要在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研究大運河文化,又要在貫徹落實全面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研究大運河;既要在文化自信、文脈傳承、文運國運的高度研究大運河,又要在“景運”“詩運”的高度研究大運河。
新機遇,新動力,新發展。當代大運河文化建設與研究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既有國家立場與高度的頂層新決策、新思想和新理論,又有新經濟、新環境和新文化的大力支撐和保障,也有地方政府發展的新政策、新理念和新行動。因此,新時期的大運河文化研究擁有十足的“新動力”,這個“新動力”表現在文創經濟、旅游經濟、遺產保護、文化復興、城市工業振興、新農村建設、特色小鎮建設、手工業振興和弘揚工匠精神等方面,它們均為大運河文化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作為文化研究者,要主動激活中國大運河歷史文化基因,讓大運河文化研究成為國家和地方發展的新智庫、新引擎和新動能。
新問題,新課題,新研究。在自覺繼承中國古代大運河文化遺產、學術遺產和精神遺產的基礎上,要積極開拓新問題、新課題和新研究,尤其要在“大運河文化體系的本體性、主體性、繼承性、民族性和原創性問題上做文章”。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研究,說到底就是做好“三篇文章”,即一是“大”,二是“運”,三是“河”。
記者:大運河之“大”是由春秋時期“小”的邗溝演變至唐代的漕渠、漕河以及宋代的運河,發展至元代“運河兩千里,漕公私物貨,為利甚大”的“運糧河”。近代以來,“大運河”之名被使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研究,如何在“大”上做文章?
潘天波: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要做到大視野、大格局、大統籌、大協同、大智慧、大保護、大傳承和大發展。譬如,徐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就要立足國家大格局和江蘇大統籌的基點上謀求大建設和大發展,結合徐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現狀與獨特空間位置,徐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可采取“1+5”模式。所謂“1”,即以淮海經濟區為“一個目標板塊”,以淮海經濟區的東南西北中的“5個地理空間”為輻射,構筑整體的立體建設模式,在淮海經濟圈上整體建設徐州大運河文化帶。所謂“+”,不是簡單地做“1+5”的數學運算,而是做好“耦合工程”“輻射工程”“立體工程”等“9大工程”的大文章。
記者:如何在“運”上做文章?
潘天波:在古代,水利技術、國家制度和社會文化使得大運河“動起來”,發揮了大運河之“輪運”“軍運” 和“糧運”的巨大功能,但她如今有新的“世運”。新時期,大運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記憶場所、鄉愁承載、情感紐帶和生活方式,它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屬性已經發生變遷。作為研究者,我們要把她和“家運”“國運”聯系起來,把她納入“海運”“空運”“陸運”大體系中看待,進而發揮大運河文化的生態“景運”、人文“詩運”和文明“神運”。
記者:怎樣在“河”上做文章?
潘天波:在古代,大運河之“河”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她吸引了運河發展戰略家、國家漕運政治家、水利工程科學技術家、造船技術工匠、漕運運營管理者,還吸引著四方人士來此修建會館、作坊、布莊、客棧、商行、貨棧等等。如今,這個巨大的“磁場”已經吸引眾多的文化學者,從文化地理學、文化景觀學、文化生態學、文化傳播理論等諸多視野考察與研究。我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忘記運河文化之主體“河水”的研究,即我們要研究運河水學精神、運河水系美學、運河水文地理、運河治水立法等等,真正讓她“清起來”“活起來”“動起來”“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