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大關鍵詞 勾勒十年“體育藍圖”
近年來,湖南省體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民健身蓬勃發展,但與建設體育強省的要求相比,湖南省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隨著時代的進步,“體育”不再是狹義的競技體育,而是關乎人民健康、百姓幸福指數的生活要素。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湖南吹響了建設“體育強省”的號角。7月2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正式發布《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湖南體育強省建設進行了系統設計,《規劃》指出,到2030年我省體育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中西部地區前列,具有湖南特色的體育強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7月28日,省體育局召開《規劃》發布新聞吹風會。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舜,省體育局副局長龔旭紅及省體育局相關處室負責人,接受湖南日報記者專訪,對未來10年湖南省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舉措進行了權威解讀——
關鍵詞一 “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
《規劃》:到2030年,我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平方米以上,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
解讀:我省目前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是1.68平方米,低于國家1.86平方米的平均水平,與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李舜表示:“發展群眾體育,首先是讓群眾有活動參加、有場地鍛煉。我們不但要推進像瀟湘健身步道這樣的大項目,還要繼續擴大群眾身邊健身設施的面積,真正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未來十年,我省的14個市州體育中心、縣市區全民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及新建社區體育設施等,都將實現全覆蓋。
關鍵詞二 6萬公里瀟湘健身步道
《規劃》:將建設6萬公里瀟湘健身步道。遵循“三山一江一湖”整體規劃,構建一個自東向西,由羅霄山脈至南嶺山脈,再到雪峰、武陵山脈的“登山步道”,自北向南,由環洞庭湖及沿湘江溯源而上的“騎行步道”,可連接各登山步道和騎行步道的依當地情況修建的“健走步道”。
解讀:2019年,省體育局聯合省發改委等10個廳局單位印發了《湖南省瀟湘健身步道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分工。李舜表示:“6萬公里的瀟湘健身步道并非全部新建,而是在全省原有山道、驛道等基礎上,進行科學配置、連接以及新建,這項體育惠民工程不僅破解‘健身去哪兒’的難題,同時能幫助老百姓科學健身。”
關鍵詞三 全民健身“一縣一品”
《規劃》:在現有77個縣市區已創建“一縣一品”的基礎上,再發展45個縣市區,使全省所有縣市區都形成一項具有地方或者民族特色、文化基礎、文化底蘊的體育項目。
解讀:發展群眾體育,全民氛圍非常重要。每個縣市區發展一個品牌項目,不是只讓發展一個項目,而是通過一個示范性的項目提升民眾的健身熱情,以點帶面。“像安鄉主打乒乓球運動,由于乒乓球的帶動,安鄉的全民健身氛圍十分濃郁,其他體育運動開展得也很好。” 李舜介紹,我省還將打造120項具有湖南特色的“江(湘、資、沅、澧等)、湖(洞庭湖、東江湖、柳葉湖、清江湖等)、山(武陵山脈、雪峰山脈、崀山、衡山等)、道(瀟湘健身步道、茶馬古道、巖道水道驛道等)”全民健身活動品牌。
關鍵詞四 競技項目擴充
《規劃》:競技項目結構不斷優化,參加全運會決賽階段比賽的項目數量由目前的16個左右提升至21個左右,爭取10名以上運動員參加奧運會4至8個項目的比賽。
解讀:2020年至2030年,我省競技體育將進一步優化運動隊項目結構布局,做強做實舉重、水上、摔柔跆、田徑等優勢項目(群),制定羽毛球、體操、射擊、游泳項目“振興計劃”。
龔旭紅介紹,目前我省參加全運會決賽圈的大項,大致占所有大項的一半左右,這還遠遠不夠。“所謂的‘振興計劃’,就是我們將對這些項目的教練員、運動員、后勤保障等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和提升。”同時,大力開掘自行車、攀巖等潛力項目,而針對田徑、游泳等小項眾多的運動項目,則將根據我省的自身優勢和特點“劃重點”,實現大、小項的全面優化。
關鍵詞五 競技體育社會化
《規劃》:轉變競技體育發展方式,逐步形成國家辦與社會辦相結合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解讀:競技體育社會化,一方面主要通過推進職業體育發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積極與社會、高校、協會等進行合作,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提升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
龔旭紅認為,競技體育早已不再是過去的“舉國體制”一條路,而應該形成“多管齊下”的發展局面。“競技體育社會化,是這兩年我們在重點做的事,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例如湖南師范大學的空手道、田徑高水平隊,與高爾夫球協會共建的人才梯隊等,已經在代表我省參加賽事,為我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提供了有力補充。”
關鍵詞六 職業體育
《規劃》:按照管理有序、服務全運、持續發展的原則,鼓勵和支持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高爾夫球等項目成立職業俱樂部并逐步發展壯大,重點扶持1至2個高水平職業俱樂部。
解讀:我省職業體育俱樂部有勇勝男籃和湘濤足球,目前均未進入國內頂級聯賽。對此,龔旭紅表示:“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動員社會力量和資源,讓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實現讓1至2支職業俱樂部進入國內頂級聯賽。”根據《規劃》,接下來我省將繼續以“三大球”為重點,扶持職業體育發展,形成政府引導、規劃科學、依托市場、管理規范、產權清晰、運轉高效的職業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關鍵詞七 體教融合
《規劃》:以學校為重點,深化體教融合,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大力推廣足球、籃球、排球等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擴大校園覆蓋面,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探索培養青少年校外體育輔導員隊伍,完善青少年體育評價機制。
解讀:“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大事。”省體育局青少處處長杜利民認為,學校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主要載體,如何辦好這件“大事”,需要教育部門與體育部門形成合力。近年來,教育部門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例如“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中小學生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等,《規劃》的出臺將更有利于這些政策落到實處。
談到體教融合,杜利民表示,體育部門更多的是提供技術支撐和評估配合。長沙市近年來推行的“社會俱樂部進校園”項目,就為校園體育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種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供政策扶持,市場化運作的共建模式,有效地整合資源,為體教融合探索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關鍵詞八 體育產業總規模超2500億元
《規劃》:加快形成“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產品豐富、服務優質、具有湖南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實現兩家以上體育企業上市。
解讀:據了解,去年我省體育產業總規模為960億元,十年時間要實現2500億元、占全省GDP的1.8%-2%的目標,再次顯示了這項朝陽產業的前景和空間之大。李舜介紹,我省將繼續把體育服務業和競賽表演業做大做強,同時加大力度扶持過去的“短板”體育制造業,培育一批以生產戶外體育用品、體育服裝、體育健身器械為主的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樹立“湖南制造”“湖南智造”品牌形象。
關鍵詞九 “體育+”
《規劃》: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強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實現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協同增效。
解讀:如何做出有“湖南特色”的體育產業?近年來迅速崛起的“體育+”概念,成為了最佳的展示窗口。其中以“體育+旅游”成效尤為顯著,例如湖南省體育旅游節、六大名山登山聯賽、張家界翼裝飛行等等。未來,湖南將在“體育+”領域開拓更大市場。李舜認為,立足湖南特色,我省在“體育+文化”“體育+網絡”“體育+農業”等多個方面都大有可為,也是拓寬體育消費空間和維度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十 提升體育軟實力
《規劃》:發掘湖湘文化的體育元素,將體育湘軍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開展以運動項目歷史、運動訓練競賽、群眾健身活動為主題的文學、攝影、視頻創作,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文化產品。
解讀:《規劃》起草人、省體育局政策法規宣傳處處長羅立新介紹,我省將著力提升體育軟實力,弘揚體育精神、深挖體育文化、推廣健身意識,扶持體育文藝創作,推出體育影視、文學精品,還將編寫《湖南體育大辭典》《湖南體育志》《湖南體育年鑒》。“湖南作為文化強省,在‘體育+文化’這方面理應做好表率,走在全國前列。”
近期,湖南衛視推出了運動類綜藝節目《運動吧!少年》廣受好評,我省近兩年還推出了《跳水吧!少年》《瘋狂人字拖》等數部體育題材電影。關于“體育破圈”的前景,羅立新表示,未來省體育局將在政策層面作好規劃和協調,這方面還需要得到廣電、出版等系統的支持。“繁榮體育文化市場,光靠體育系統本身不行,要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形成全社會都來參與的氛圍。”
讓體育離人民更近
王亮
湖南省的體育事業未來到底該如何發展?7月23日,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指出要立足湖南特色,辦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要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就要千方百計讓體育離人民更“近”一些。
讓體育設施,離人民更“近”。目前我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68平方米,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能滿足我省百姓的健身需求。發展體育事業,體育場地和設施是塔基。要建設體育強省,體育場地和設施一定要多、要密。真正建立起“15分鐘健身圈”,人民群眾的健身熱情才能更高,最終逐漸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
讓體育內涵,離人民更“近”。體育是什么?體育不僅是奧運會、世錦賽,還是全民運動;體育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磨練意志。《規劃》指出,要傳承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傳播中華體育精神,推出體育文化精品。只有民眾充分理解了體育的實質和精神內涵,才能走近體育、愛上體育,并最終享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康健和快樂,變得更加優秀。
讓體育消費,離人民更“近”。體育運動是高級的精神享受,體育產業是現代社會重要的產業項目。發達的體育產業,能為社會提供更好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下了班去樂運魔方體育MALL健健身、開開卡丁車,周末去賀龍體育中心看場球賽,這樣的生活才充實幸福,這樣的社會發展才多元發達。
建設體育強省不是“劍指奧運”,更多是民生話題;不是喊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把體育辦在人民身邊。體育只有離人民更近,人民才能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享受到體育的回饋,體育事業也才能越來越紅火,體育強省的建設才能真正達成。(記者 蔡矜宜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