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詩和遠方在此“相見”
——浙江杭州相見村發展鄉村旅游激發新活力
每次,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龍崗鎮相見村發起的活動,總能引來一陣圍觀。不久前,村里又發起了一項試驗計劃,名叫“半農半X”。光聽名字,就讓人饒有興致。策劃者邀請人們到村里下地耘禾、劈柴砌磚、改造籬田,并且在每日勞作之后,獨立完成一個小項目。可以是視頻拍攝,可以是藝術手作,也可以當半個月的調酒師、民宿管家……
“推出這個計劃,是希望大家暫離人群、物質、資訊包裹下的生活,置身于高山、峽谷、云海、稻香之中,找尋內心的棲息地,回歸本真的自己。”潘青青是相見村的運營商,同時還在村里經營著一家民宿。辦活動既是她的拿手好戲,也是積攢村莊人氣的絕佳方法。5年了,曾經一度破敗的“空心村”,如今已小有名氣,迸發出重生后的新活力。
記者與潘青青的第一次相見,是去年在村里舉辦的藝術節。當時,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八方嘉賓不畏酷暑,只為一睹竹子的大地藝術。
藝術節為期近半年,前后有10場活動,投入不菲。活動的“出品人”正是潘青青。如同每個有識之士回歸鄉村都有自己的故事,她與相見村的緣分,似乎早已注定。
相見村的山腳下,是聞名遐邇的浙西大峽谷景區。而開發者,正是潘青青的父親,潘慶平。潘慶平原是體制內人士,出于對旅游業的信心,2000年毅然下海經商。他認為,當溫飽等基本需求滿足后,人們需要回歸自然,只要將龍崗鎮的綠水青山、奇峰異石稍加修飾,輔以基礎設施和得力傳播,定能打出名氣。
確實,如他所料,浙西大峽谷一開放,就引來上海游客的蜂擁而至。沒多久,光門票一項年收入就有上千萬元。2006年潘青青接任景區負責人。與父親不同,潘青青對旅游有著自己的理解。她認為,如今,隨著休閑需求的升級,傳統模式也應當轉型升級。
潘青青的想法是,必須從簡單傳統的景區型觀光旅游轉向具有深層次體驗和互動的鄉村旅游,融入鄉村生活場景,并將內涵延伸到文創、藝術等領域。為此在2014年,她開始尋找合適的鄉村進行試水,并慢慢剝離大峽谷景區。
2018年,景區正式被一家公司并購。由此,兩代旅游人、兩個旅游時代順利完成了交接。
相見村,一聽名字,確實讓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但實際上,從資源稟賦來說,這里并不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人口少,沒有年輕人,更沒有一家農家樂。在此之前,政府項目幾乎少有涉及。或許正因為如此,開發之初相見村非常原生態。
2015年,潘青青簽下了整個村的開發協議。最初,她的角色更像投資客,斥資200多萬元租下8幢空房子,準備打造“相見”系列民宿集群。除了自己經營的“相見茶舍”,其他全都對外招商。
潘青青的觀點很清晰:民宿只是引流入口,自己的定位并非重資產、封閉式的投入,而是整村開發,為其他資本的進入打基礎、搭平臺;同時,舉辦一系列活動來聚集人氣、打響名氣,提供各個主體都需要的公共服務。
這幾年,潘青青策劃了許多活動:高山茶葉品質特別棒,她就舉辦茶評會;村里所種的蔬菜綠色無公害,她就辦起蔬菜節;山核桃是特產,下果時,她就舉行開桿節、核桃宴;她還在自家民宿舉行文藝沙龍、音樂派對等。
還別說,才一兩年時間,昔日名不見經傳的相見村一下名氣大增,成功引入多家精品民宿投資主體,目前已開業3家、在建2家。2017年底,臨安啟動村落景區運營。13個村落景區中,相見村赫然入列。
按照規定,每個入選的村落景區都要組建各自運營平臺。實際上,這兩年潘青青所扮演的更像運營商。因此,區里啟動這一項目后,她就成了13家運營商之一,并組建“臨安相見生態旅游公司”,村里占股20%,她個人占股80%。
這種結合,可謂幾方受益:因為有了產業基礎和運營主體,政府600萬元的村落景區建設資金在使用時,一下變得有的放矢;有了這筆錢,村里可修整道路,所打造的鄉村客廳、村市村街、石屋書巢、觀景平臺等項目,則為業態經營提供了公共空間;對于潘青青來說,有了政府扶持,加上角色明晰后,既減輕了經營壓力,又增強了發展信心,也更加輕裝上陣。
鄉村是開放的,資源有很多,但都沉睡在那兒。運營商的功能,就是要用市場經營的理念去激活這些資源。可千頭萬緒,該抓住哪些環節?潘青青的“拿手好戲”就是辦活動。
在潘青青看來,美麗鄉村建設十多年,很多村莊的基礎設施都日趨完善,論山水資源,同樣大同小異,因此必須跳出硬件、著眼軟件,從文化內涵和互動體驗上做文章。“辦活動,如果不比排場和闊氣,其實花費不是很大,但要效果好,關鍵得策劃到位。”
2019年的兒童節,潘青青推出了“點亮鄉村,讓螢火蟲回家”的公益活動,邀請來自農林、環保、攝影等行業的20多名“達人”,在村民的帶領下,舉著火把尋覓螢火蟲。這一創意經過傳播后,立馬火遍了朋友圈。
就在“螢火蟲計劃”落幕不久,“相見山谷藝術節”又重磅接力。為籌劃這場節會,潘青青邀請“造物人”何越峰,半年前就進村,通過劈、削、編等技法將竹子塑造成各種形態,并且還委托專業的活動會展公司“兆豐年”進行策劃布展。
潘青青認為,藝術不僅僅在美術館、展覽館,也可以在山巒、在梯田、在鄉間小道,藝術也不是城市的專屬品,民間的剪紙、年畫和蠟染,還有那些代代相傳的民俗,都是生活民藝的品位與審美。鄉村更能帶來藝術的無限可能,同時,藝術也能創造和喚醒屬于鄉村的個性化。
2020年的兒童節,潘青青推出的則是“點亮鄉村,鄉野四時計劃”,讓大地與田埂成為課堂,邀請人們認領稻田,體驗插秧、秋收、春耕,再次受到好評。盡管就辦活動而言,很多并不能直接盈利,但潘青青堅信,它們能拉近自己與當地村民的關系,還能潛移默化積攢人氣。經營村莊如同做景區,不能急功近利。
潘青青還認為,生態文明時代,鄉村振興需要標桿引領,相見是一個資源普通、特色也并不顯著的平凡鄉村,在不依不靠的情況下,如果能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去喚醒和復活村莊,那才是具有生命力、具有可復制性的,能夠為其他類似的鄉村提供借鑒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