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csuau"><bdo id="csuau"><pre id="csuau"></pre></bdo></u><acronym id="csuau"><bdo id="csuau"></bdo></acronym>
  • <wbr id="csuau"><ins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ins></wbr>
    <wbr id="csuau"><table id="csuau"><button id="csuau"></button></table></wbr>
    1. <video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video>

    <i id="csuau"><bdo id="csuau"></bdo></i>
    <track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track><i id="csuau"><bdo id="csuau"></bdo></i>
  • <i id="csuau"><bdo id="csuau"><samp id="csuau"></samp></bdo></i>
      <wbr id="csuau"><ins id="csuau"><progress id="csuau"></progress></ins></wbr><b id="csuau"></b>
    1. 二○一九怎么看,二○二○怎么干——各地文化和旅游廳局長談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01月03日 08: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圍繞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文化和旅游部及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揚帆起航,“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取得豐碩成果。奮進新時代,砥礪新征程!本報推出特別策劃,擷取文化和旅游系統2019年的工作亮點,展望2020年工作,觀照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的新期待,砥礪奮進,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文旅融合講好“北京故事”

        2019亮點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聯歡活動呈現“世界一流、歷史最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園會等國家主場外交活動的文旅板塊贏得贊譽,在全國率先出臺“北京文旅融合26條”。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3.2億人次,總收入6220億元。擴大優質服務供給,在文華大獎上實現“三連冠”。服務市民多樣化文化需求,舉辦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3萬場,“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慶文化活動過萬場,惠民低價票政策受益觀眾達341萬余人。“點亮北京”計劃擴大夜間文化旅游消費,被評為2019年中國“夜間經濟十強城市”。東城區成為全國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

        2020前瞻

        深入推進首都文化旅游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圍繞“七有五性”保障改善民生,推出“北京生活”,將“我們的節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打造成全民共享的文化節日。圍繞“一核一城三帶兩區”,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以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和環球主題公園項目為支撐,開發品牌線路。推動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設計一批有特色的主題探訪線路。以精品民宿為抓手,打造鄉村旅游的“北京樣本”。全力提振入境游發展水平,講好“北京故事”。

        鄉情鄉語

        海淀區溫泉鎮溫泉村村民王寶興:我們這里雖然遠離市區,但有山有水有樂子!海淀北部文化中心離我家很近,從設施到老師一應俱全,周末我常去練合唱、上葫蘆絲培訓班,我們一大家子都能在那里找到喜歡的活動。通過活動我結識了不少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排節目、練曲子,我們馬上就要參加區里舉辦的“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了。

        密云區古北口鎮司馬臺新村村民張敏:隨著新村的統一規劃和重新建造,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還找到了致富的門道——搞旅游。希望今年我能沾著古北水鎮的光,把農家樂發展得更紅火。年關將近,如果鎮上能夠趁機組織舉辦一些有創意的文化活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把更多人吸引過來,那就更好了。

        本報報道情況:《乘旅游專列,出發!》等300多篇。

        文化名城 河海靈動

        2019亮點

        組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交響音樂會、名家經典惠民演出季、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開閉幕式文體展演、第四屆市民文化藝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首批574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面達標;推動市政府印發《天津市促進旅游業發展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確定20項重點任務、20項支持政策和20件實事;薊州區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功舉辦2019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推出10個主題40條旅游精品線路;舉辦“2020年鼓樓鐘聲零點跨年市民聯歡活動”,打造“節日城市鐘聲”項目。

        2020前瞻

        編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雙城綠色生態屏障”旅游專項規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建黨100周年等主題抓好重大題材藝術創作演出。完成第二批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創建全面達標等重點任務,新建和改建旅游廁所85座。高標準辦好2020年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加大海洋旅游開發,合理規劃利用人工、自然海岸線,打造“靠海親海”的都市海洋休閑體驗旅游線路,推動郵輪港城建設。做好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與建設。

        鄉情鄉語

        西青區李七莊街王蘭莊村村民張姚:我們村是一個有著光輝革命歷史的名村。現在經濟發展了,建了書畫苑、圖書館、文史館,但是村子的名氣還不夠大,紅色旅游的熱度沒上去。游客提到天津,印象深的還是“洋樓文化”,挖掉了窮根,還要補“慧根”,文旅部門要在講好天津的紅色故事上用心思。

        寶坻區大口屯鎮石辛莊村村民趙明亮:我們村的青北森林公園被稱為寶坻的原始森林。靠著它,我們著力發展觀光、垂釣、采摘等多項旅游活動,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本報報道情況:對天津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京畿福地 樂享河北

        2019亮點

        深入推進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協同發展,積極主動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扎實做好冬奧會籌辦工作和促進冰雪旅游發展,圓滿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各項任務。文藝精品創作、全域旅游創建、重大活動舉辦、文旅融合發展等多項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共組織文化惠民“七進”演出1.86萬場,惠及觀眾1300多萬人次,超額完成全年1萬場演出任務。

        2020前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供優質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努力提升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整體質量和效益。堅持融合發展、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開放協同、共建共享,守好政治底線、生態底線和安全底線,確保全年組織文化惠民“七進”演出1.2萬場次以上,接待海內外游客突破8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鄉情鄉語

        石家莊市正定縣居民許娟:這兩年,正定縣旅游搞得紅紅火火,旅游廁所的修建給百姓帶來了很大方便。現在廁所不僅找起來方便,而且里邊冬暖夏涼,保持清潔,沒有異味,為家鄉旅游廁所點贊!如果正定縣古城景區內能多有一些老樹,古城的歷史感會更濃郁。

        秦皇島市盧龍縣居民代金悅:2019年夏天跟朋友去了一趟張家口,除了草原天路的美景,天路驛站服務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咖啡館、圖書室、休息區應有盡有。草原天路串起不少當地村莊,村民淳樸熱情,售賣的土特產物美價廉,讓我們既看了美景,又嘗了美食。

        本報報道情況:《河北省圖書館有一群特殊的“文化人”》等100多篇。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

        2019亮點

        成為全國第八家省級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成功升為國家5A級景區。完成全省工藝美術行業歸口管理工作。成功舉辦第五次旅游發展大會和全省鄉村旅游示范村命名暨推進大會,制定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級劃分與評價標準,確定了首批100個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出臺《山西省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實施意見》,制定14項文化旅游地方標準引領行業發展。導游張曉旭在第四屆全國導游大賽上獲得全國第一名,舞劇《呂梁英雄傳》、鼓樂《保衛娘子關》、上黨梆子《太行娘親》等劇目斬獲國家大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山西藝術節,103場高規格演出、10個大規模主題展覽展現新時代山西文藝工作新面貌。

        2020前瞻

        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牽引,以規模開發和強勢塑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文旅品牌為核心,從供需兩端發力,立足文旅融合,強化項目建設;堅持景區為王,創新產品業態;繁榮藝術創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公共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宣傳推介,塑造山西形象,充分發揮文化旅游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帶動作用,努力建設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強省。

        鄉情鄉語

        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村村民劉海霞:我們村是首批1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之一,大家經營農家樂的信心和積極性都很高,近20戶人家吃上了“旅游飯”。希望以后村里舉辦更精彩、豐富的旅游節,吸引更多游客。

        和順縣松煙鎮許村村民趙越春:自從村里辦起中國·和順許村國際藝術節,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藝術家、游客來到我們村里。雖然進村的交通已經很方便,但旅游線路不成規模,2020年希望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大通道徹底打通后,許村與周邊景點形成一整條旅游線路,吸引更多游客。

        本報報道情況:《呂梁山里娃的夢成真了》等200多篇。

        文旅業創新發展

        2019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條例》的頒布與實施,為烏蘭牧騎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榮獲文華獎,舞蹈《黑緞子坎肩》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金獎;哈民遺址、馬鬃山墓群、昆都侖召、白塔火車站舊址等8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蒙古博物院基本陳列“天驕蒙古”榮獲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滿洲里市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阿拉善盟胡楊林旅游區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草原茶道”系列產品榮獲2019年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金獎。

        2020前瞻

        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內蒙古群眾藝術館、音樂廳建設;積極推動旅游提質擴容,切實抓好草原、森林、沙漠、邊境等核心品牌景區建設,籌劃召開全區旅游發展大會,構建“大旅游”發展格局;大力繁榮藝術創作演出,持續打造“內蒙古音樂”“內蒙古舞蹈”品牌;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做好內蒙古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布展和開辦工作;切實加強非遺傳承保護,積極創建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設立傳統工藝工作站和非遺工坊,重點扶持傳統蒙古包營造技藝傳承發展;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組織編制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規劃,整理挖掘長城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

        鄉情鄉語

        烏審旗嘎魯圖鎮巴音溫都嘎查牧民朝門:國家政策好,草原上的公路像蜘蛛網,出去旅游太方便了,原來幾十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只需幾個小時。

        突泉縣杜爾基鎮杜祥村村民劉有林:2020年到景區旅游最大的心愿是能買到稱心的紀念品,最擔心的是找不到廁所。

        本報報道情況:《烏蘭牧騎在行動》等100多篇。

        深化文旅融合正當時

        2019亮點

        順利完成文旅系統省市機構改革,高質量建設文旅行政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兩支隊伍;強化了文旅融合發展理念,進一步理清了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出臺了一批規范性文件,為事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建設了一批高質量文旅項目,為新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019年是打基礎、鞏固提升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的藝術創作取得了好成績,以遼寧芭蕾舞團《花木蘭》、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干字碑》為代表的一大批作品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主客共享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成績斐然,新建了900多個旅游廁所、1000多個村文化廣場;旅游總收入增長15.9%,優先發展旅游業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許多地方旅游實現井噴式增長。

        2020前瞻

        圍繞兩條主線、突出五個方面、抓好幾項重點。兩條主線,一是繼續深化文旅融合,二是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五個方面指建立制度、引導發展,提升層次、力推精品,有效整合、發揮效益,聚焦優勢、帶動發展,統籌發展、打造品牌;幾項重點工作包括編制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啟動遼寧長城文化公園建設,深化旅游主體功能區建設,構建文旅產業發展治理模式,繼續推進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以盤錦紅海灘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為契機,推動A級景區建設。

        鄉情鄉語

        錦州凌海市孫家峪村村民王秀杰:戲曲進鄉村活動真是太好了!我一直喜歡戲曲,能在現場看真高興,這些唱段我都很熟悉,特別愛聽,希望這樣的演出以后多辦一些。

        遼陽燈塔市佟二堡鎮嘉興社區居民高環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燕州鄉村大舞臺去年開展了很多老百姓喜歡的惠民活動,我們都積極參加了。希望2020年活動能多些新花樣,更加豐富多彩。

        本報報道情況:對遼寧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走出冰雪經濟躍升吉林路

        2019亮點

        從需求和供給雙側發力,以冰雪促進區域聯動、社會全要素整合和產業鏈條拓展,實現“冰雪+”的新突破,走出一條從冰雪旅游到冰雪產業、向冰雪經濟躍升的吉林路徑。從舉辦冰雪旅游盛典,到發布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從構建白山黑水旅游共同體,到提出“冰雪絲路”的責任擔當,從中國冰雪經濟發展報告開題,到刷新冰雪學術研究領域的新高度、引領冰雪產業發展的主基調,吉林冰雪的內涵和外延豐富多彩,成為帶熱吉林經濟的一個新的戰略增長極。

        2020前瞻

        新的一年,希望吉林冰雪實踐能成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及“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吉林要做好雪文章”重要指示精神的試驗田和創新先導區。通過不斷努力,將吉林打造成為中國冰雪旅游中心、冰雪文化高地,冰雪人才培訓、冰雪運動訓練和冰雪裝備制造基地,以及冰雪研究前沿陣地。用我們的冰雪世界、冰雪理論、冰雪思想和冰雪精神,共同開創吉林氣派、中國景象、世界水平的冰雪經濟新時代。

        鄉情鄉語

        四平鐵西區王曉晶夫婦:政府的文旅扶貧政策太棒了,讓貧困戶得到了大大的實惠。但是了解政策的渠道太少了,希望能加大宣傳力度,讓我們及時知道這方面的信息。

        遼源東遼縣安石鎮朝陽村村民王立軍:新的一年,希望能在家門口看到更多的專業演員表演的節目,有更多的文化小廣場,讓藝術家來我們這兒演出更方便。

        本報報道情況:對吉林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 

        2019亮點 

        舞蹈《紅高粱》獲第十八屆全國群星獎,舉辦群文活動超1萬場次、新建改建旅游廁所400個、全省智慧旅游平臺上線運行、黑龍江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啟動;創排京劇《奇女無容》、龍江劇《扶貧書記》等劇目14部;實施金上京會寧府遺址本體保護項目工程,打造橫道河子鎮中東鐵路建筑等文物精品;舉辦第二屆全省旅發大會和第十屆中俄文化大集,在西班牙、韓國等地舉辦旅游推介會,實施125個文旅產業重點項目,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國內外游客1497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45.3億元;實行涉旅投訴先行賠付制度。

        2020前瞻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將實施文旅惠民、藝術精品創作、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等六大工程,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舉辦第四屆農民文化藝術節、廣場舞展演等群文活動,啟動文旅融合公共服務示范基地建設;以東北抗聯老戰士李敏、“感動中國”人物馬旭等為原型創作精品劇目;啟動東北抗聯精神陳列館、馮仲云紀念館、黑龍江軍事博物館建設。加快發展生態度假類旅游新品、冰雪旅游名品、康養旅游精品,引進樞紐型文旅企業和高成長型文旅項目。

        鄉情鄉語

        哈爾濱市通河縣祥順鎮燒烤店經理楊艷:自從2019年初全省舉辦“周末游龍江”活動后,一到周末我的店就異常火爆。但來旅游的多數還是本省游客,如果能把更多外地人和外國人吸引來就更好了。

        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克東鎮居民劉玉國:2020年期待文旅部門加強宣傳,讓黑龍江旅游在全國有一個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來旅游,在飽覽當地紅色文化、知青文化、農耕文化的同時,把縣里的滿繡、泥塑、版畫等旅游紀念品帶回家,帶動老百姓發家致富。

        本報報道情況:《第十屆中俄文化大集啟幕》等100多篇。

        搭好“碼頭” 建強“源頭” 

        2019亮點 

        大力推動文旅融合,舉辦“百萬市民看大戲、游上海”活動,實施百余家文旅場所夜間開放,培育“黃浦江游覽”“建筑可閱讀”“城市公共文化客廳”“休閑好去處”“非遺在社區”等精品項目。加快推動長三角文旅一體化,實施“1+6+18”重點合作項目。依托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做好旅游推廣、非遺展示等工作。成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和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三十屆上海旅游節等重大活動,打造人民大眾的節日盛會。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功能提升全覆蓋,完成區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創建首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示范區,承辦全球頂級電競賽事,開辟更多演藝新空間。

        2020前瞻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聚焦重大任務,推動文化旅游項目布局臨港新片區,打造長三角“江南文化”展示交流平臺,謀劃進博會場館會址的旅游開發利用。聚焦重大民生,堅持以人為本、重心下移,織牢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網絡,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文化治理機制。聚焦重點產業,堅持融合創新、科技賦能,加快演藝、影視、電競、動漫、藝術品、郵輪等產業集聚區建設。聚焦重大活動,堅持搭好“碼頭”、建強“源頭”,持續提高國際藝術節、電視節、市民文化節等活動的影響力。

        鄉情鄉語

        嘉定區馬陸鎮樊家村村民王明娣:2019年,村里修了一個靈特靈特(意為“特別好”)的敬樂堂,我們老姐妹一腳跨出家門,就可以在這兒跳舞、唱戲、看演出,別提多愜意了。黨和政府領導得好,生活越過越好。

        嘉定區馬陸鎮彭趙村村民朱永元:我是個蔑竹編織老師傅,以前學手藝就是養家糊口。現在這項技藝作為非遺項目,趁著手腳靈活,我經常教孩子學蔑竹編織,年輕時的技藝有了用武之地,希望能借此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本報報道情況:《上海積極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等200多篇。

        以文塑旅,讓旅游更有詩意 

        2019亮點 

        堅持用文化理念發展旅游,讓旅游更有詩意;用旅游的載體傳播文化,讓文化走向遠方。營造出精品、出人才良好環境,對藝術精品創作經費支持突破1億元,為基層文藝院團和文藝人才搭建展演展覽平臺,蘇劇《國鼎魂》獲文華大獎。進一步擴大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影響力,實現線下線上同步展演、劇場內外都是舞臺、演員戲迷也是游客。以“融合·創新·共享”為主題,創辦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抓好全域旅游建設,三地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13個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全年全省旅游業總收入預計突破1.4萬億元。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率先完成“同城一支隊伍改革”,人均辦結案件數和獲獎數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

        2020前瞻

        江蘇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聚焦文化和旅游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文旅消費對經濟發展貢獻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高原”上出“高峰”,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推動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提檔升級。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十百千”示范工程和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實現江蘇智慧文旅平臺上線運行。強化融合發展理念,抓好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域旅游示范區、文旅消費示范區建設,著力推動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重點建設區建設走在前列,辦好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打造“千年運河·水韻江蘇”品牌。

        鄉情鄉語

        南京市六合區居民盧小剛:我業余時間喜歡參加文體活動,現在感覺看演出的機會明顯比以前多了,有的演出還送到了家門口。但居住在郊區的百姓欣賞高水平演出的機會還是很少,希望2020年可以看到更多高水平演出。

        南京市江北新區居民虞哲明:隨著文旅融合的推進,很多景區的內容更加豐富了,游客的體驗也更好了。但是感覺旅游中居住的民宿服務水平、接待能力參差不齊,希望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民宿的規劃和引導。

        本報報道情況:《江蘇徐州馬莊村:文化興村在行動》等100多篇。

        “文化浙江”“詩畫浙江”風景好 

        2019亮點 

        圍繞“文化浙江”“詩畫浙江”建設主動作為。一是產業穩步增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5098.8億元;旅游業增加值3107.9億元。二是“文化浙江”建設取得新進展。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共文化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前三季度農村文化禮堂建成2591家;地方戲曲有效保護,文藝事業持續興盛。三是全域旅游有效開展。38個縣(市、區)達到省定標準;前三季度累計建成A級景區村莊1964家。完成“四條詩路”規劃編制,實施1億元以上在建項目304個,總投資7233億元。簽署啟動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協議。

        2020前瞻

        著力建設全國文化高地、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樣板地。持續深化開展“三服務”活動,圍繞“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臺重大項目”謀劃30條措施,推動文旅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序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力爭文化產業、旅游業增加值均不低于8%,其中旅游產業占GDP比重超8%,成為全省主導性產業。推進長三角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高水平推動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建設,高品質打造長三角旅游后花園。

        鄉情鄉語

        杭州余杭區仙宅村村民王德財:仙宅村山美水美人更美,好家風讓仙宅村其樂融融。文旅融合讓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變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網紅打卡地。如今,村莊處處是景點、片片是景區、人人是導游。我2003年開始經營農家樂,生意一年比一年紅火,相信來年會更好。

        紹興市新昌縣后岱山村支部書記王國洋:我們新昌大佛寺景區的公共廁所經過提升改造評上了星級,文旅融合讓景區面貌煥然一新,游客玩得更加舒心。2020年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偏遠山區的扶持,特別是民宿業的培訓。

        本報報道情況:《浙江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繪就藍圖》等200多篇。

        徽風皖韻譜華章 

        2019亮點 

        著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文旅融合快速推進,實施“五個一批”精品打造工程、“512”重點項目建設工程、全域旅游四級聯建工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組織“送戲進萬村”演出2.1萬多場,鄉村春晚2000多場。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取得新突破,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通過國家驗收。舉辦中國非遺傳統技藝大展。文化和旅游市場更加規范有序,成功承辦“5·19中國旅游日”主場活動,發布中國旅游安全文明誠信“黃山倡議”。

        2020前瞻

        徽風皖韻,精彩華章,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展望2020年,我們將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文旅融合為主線,奮力推進創新型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我們將突出精品創作,持續推進“深扎”活動。突出惠民樂民,提升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突出守正創新,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突出提質增效,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突出品牌打造,推出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品牌活動。突出文明誠信旅游,加強市場監管,優化市場環境,提升廣大游客安全感、幸福感。

        鄉情鄉語

        天長市新街鎮興隆社區何毓殿:我們市大小莊戶劇團200余家,經常演出。農忙時各忙各的,農閑時放下農具就能上臺,莊戶劇團我們喜愛。

        合肥市霍邱路居民范衛東:城隍廟里年年舉辦新春廟會,免費聽戲,廬劇、黃梅戲、京劇都好聽好看,就是場次太少了。希望2020年文藝院團多辦幾場,讓大家聽過癮。

        本報報道情況:《文明鄉風徐徐吹入安徽鄉村》等100多篇。

        “八個著力”構筑人文福地 

        2019亮點 

        大力發展全域生態旅游,創造“3個突破”:文化藝術精品創作取得新突破。閩劇《生命》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閩劇演員周虹獲文華表演獎、閩劇《雙蝶扇》獲曹禺劇本獎、越劇演員陳麗宇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取得新突破:古泉州(刺桐)史跡正式確定為我國2020年參加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福州市獲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權;33處文物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文旅品牌推廣取得新突破:邀請姚晨擔任福建旅游形象大使;在人民網舉辦“全福游、有全福”全媒體推介;開展全國抖音挑戰賽,推出“盤個福地上熱門”話題活動,播放次數達33億;完成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世界園藝博覽會“福建日”等活動。

        2020前瞻

        “八個著力”:一是著力打造文化藝術精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節點,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二是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效能。完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功能整合與服務效能提升;大力推進旅游廁所革命;推進數字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三是著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辦好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全面提升福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四是著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出臺促進文旅消費政策措施;創建國家級、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舉辦全省文化旅游消費季活動。五是打響“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聚焦品牌內涵,樹立統一品牌形象。六是講好福建文旅故事。拓展福建文化海外驛站和福建旅游海外推廣中心功能,重點推進福建與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交流合作。七是著力營造優質文旅環境,規范文旅市場秩序。八是著力加強黨的建設。

        鄉情鄉語

        福州市鼓樓區怡山社區游先生:朋友對“人文福地,清新福建”印象更加深入,對文化生活與文化旅游的需求也更高。但不少景區的導游講解還停留在山水中,應提高這方面的培訓。

        福州市楊橋社區方女士:這些年,福建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寶貝保護得更好了,旅游知名度更高了。但部分景區有些過度商業化,2020年應該讓景區所在地的風情民俗、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多些傳統味。

        本報報道情況:《福建推進文化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等200多篇。

        頂層設計為文旅發展賦能 

        2019亮點 

        一是組織了一批重要活動。如江西省文化強省建設推進大會,會上發布了《2019江西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關于進一步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舉辦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以及第七屆江西藝術節。開設2019紅色旅游博覽會,現場展品銷售1.5億元,簽約意向金額達22億元。二是推動出臺一系列促進文化旅游發展的政策法規,如《江西省旅游者權益保護條例》《江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實施方案》《江西省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等。

        2020前瞻

        編制《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推動《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納入立法計劃,修訂完善《江西省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細則》,優化完善《2020年度江西旅游目的地整體營銷方案》,推動出臺《江西省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建成主城區和中心鎮15分鐘、一般街道20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全面推進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新試驗區建設;辦好第二屆全國采茶戲匯演、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美術展覽等重大活動;加快“一部手機游江西”項目建設,提升文化和旅游智慧化發展水平;加強旅游品牌創建,促進景德鎮世界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南昌大都市旅游圈等品牌建設。

        鄉情鄉語

        南昌市民劉明佳:我感受最深的是街頭新增的城市書房。以前工作之余想去圖書館借閱書籍提升自己,但因場館車位有限不能成行。現在家門口的城市書房滿足了我的需求,簡單便捷。

        旅游達人王竹青: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不少從前的“空心村”、貧困村鳳凰涅槃,一大批鄉村旅游景點雨后春筍般脫穎而出。村民紛紛返鄉,通過旅游脫貧致富,很多手工技藝也得到活態傳承。希望2020年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鄉村旅游在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加關注軟實力,讓文化在廣袤的鄉土中“活”起來。

        本報報道情況:《“紅色旅游+”,風展紅旗如畫》等100多篇。

        豐富“好客山東”品牌內涵 

        2019亮點 

        為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編制了《山東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旅游接待人次和總收入持續增長,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加快。秉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的理念,大力實施藝術高峰戰略,推出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精品力作。以提升服務效能為抓手,加強管理、優化服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文化和旅游獨特優勢不斷顯現。加強文化和旅游宣傳推介及對外交流合作,“好客山東”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得到加強,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等扎實推進。

        2020前瞻

        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中心任務,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集中沖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總結提煉《沂蒙山》成功經驗,推動藝術精品創作再攀高峰;提煉豐富“好客山東”品牌內涵,在發展精品旅游上持續用力;舉全系統之力辦好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和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全力打造集工作推進、經驗交流、展覽交易、宣傳推廣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

        鄉情鄉語

        濰坊市奎文區廣文街道居民何秀艷:這些年街道文化活動越來越多,逢年過節文藝隊伍基本閑不住。上級部門完善了設施、配備了器材、安排了老師,參加文化活動成了一件幸福的事。

        威海市環翠區鯨園街道居民王彩娟:威海正在打造“精致城市”旅游體驗,著力破解旅游淡季的問題。期待明年開始,威海能推出更多特色海洋旅游線路,讓外地游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風景。

        本報報道情況:《山東:文化成全域旅游發展的金字招牌》等400多篇。

        中原文化更出彩 

        2019亮點 

        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豐碩,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豫劇現代戲《重渡溝》榮獲文華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公共服務全面覆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達97.99%,新改建旅游廁所1191座。堅持“抓縣推市,縣上突破”,推動全域旅游,新縣、修武縣、濟源市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發展民宿促進鄉村旅游,助推“三山”地區近百個山村脫貧。開發“掌游中原 老家河南”智慧文旅項目。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建業電影小鎮等項目投入運營。首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和第二屆中原文旅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

        2020前瞻

        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切入點促進中原文化繁榮興盛,以全域旅游為引領推動產業升級,以提高治理能力為根本打造文化和旅游強省,重點實施黃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工程、文化遺產“雙創”工程、“老家河南”品牌建設工程、高質量黨建工程,扎實跟進太極拳申遺,著力辦好第五屆中國豫劇節、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2020年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持續推進文化扶貧“三千行動”和旅游扶貧“十百千萬”工程,積極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中原文化更加出彩。

        鄉情鄉語

        信陽市新縣田鋪大塆農家樂店主韓春:從前在家里收入低,只能去外地打工。村里開辦了第一家農家樂,我也回家創業。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來到田鋪大塆村考察以后,我們村奔小康更有勁了。新的一年,希望通過培訓學學先進的經營理念。

        商丘市虞城縣芒種橋鄉黨洼村村民劉波:我會演雜技,現在準備回老家組建團隊教授村民。2019年8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尋找村寶”活動,很有意義。2020年希望文旅部門多做實事,讓這些“村寶”選出來后得到重用,多給我們去大城市甚至走出國門表演的機會。

        本報報道情況:《“高冷”甲骨文如何走入大眾生活》等200多篇。

        傳承荊楚文化 提升文旅形象 

        2019亮點 

        以機構改革為統領,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兩名演員獲得文華表演獎,3部作品攬獲群星獎;新建25個縣級文化場館,新建旅游廁所900余座,全省博物館基本實現向社會免費開放;“萬里茶道”聯合申遺項目成功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5處文物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3個項目入選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預計2019年全省共接待游客8.1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1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3%。

        2020前瞻 2020年著眼于“兩高于一進位”的工作目標,完成好文化小康和“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繁榮藝術創作、做實公共服務、傳承荊楚文化、壯大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創建文旅品牌、擴大宣傳推廣、加強安全監管,統籌抓好文化產業、文化事業和旅游業發展,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提高群眾文化權益的滿意度、提升湖北文旅形象。

        鄉情鄉語

        咸寧市崇陽縣金塘鎮義源村村民王光明:送戲下鄉我們確實沾了光,今年我在村口看了幾場大戲,很過癮。但還看不夠,希望2020年有更多文藝演出來到家門口。

        武漢市硚口區博學仕府社區居民易人芝:武漢推出了各類旅游年卡,花很少的錢就能去很多景區游玩,但有些熱門景區并不在優惠范圍之內,希望2020年夠納入,別讓優惠成為商業噱頭。

        本報報道情況:對湖北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錦繡瀟湘引客來

        2019亮點

        按照“兩大工程五大體系”的思路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主要指標持續增長,整體實力躍上新臺階。公共文旅服務體系建設由基本型向現代化邁進,群眾文化活動由“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發展;文藝創作質量和效益取得新突破,文旅投資和消費成為湖南經濟增長新引擎;湘贛邊紅色文化旅游合作深入推進,“送客入村”成效顯著,產生文旅消費22.67億元;管理與服務并重,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穩定,文化旅游節會和品牌更加響亮,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取得新進展,非遺助扶貧探索出新經驗。

        2020前瞻

        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堅持觀大勢、謀大局、抓大事,補短板、強弱項、抓精品。加快實施“兩大工程五大體系”工作思路,做到點、線、面整體推進,省、市、縣三級協同發力,突出服務人民,強化惠民體系,不斷豐富人民群眾高品質的文化旅游生活。同時,圍繞發展大局,促進轉型升級,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全域旅游基地和文化創意基地,不斷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和旅游強省建設。

        鄉情鄉語

        懷化市會同縣高椅鄉雪峰村村民呂秋蓮:雪峰村近幾年靠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脫貧致富,村里還組建了文藝宣傳隊,農閑時載歌載舞、熱鬧歡騰,村民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麻沖鄉竹山村村主任吳建龍:文旅融合給竹山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文化旅游,由村民參演的苗族風情劇《苗寨故事》很受歡迎。新的一年,希望文旅部門有更多好政策吸引游客來竹山感受“神性苗鄉”。

        本報報道情況:《一座鄉間圖書館 幾代圖書管理員》等200多篇。

        風起南粵 揚帆灣區 

        2019亮點 

        制定建設文化強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等行動計劃,出臺《廣東省民宿管理暫行辦法》,推出超過200條精品線路和歷史文化游徑,打造100個文化和旅游特色村、8個國家和省級旅游度假區,廣州番禺、江門臺山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建設“三館一站兩中心”,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99.95%;全年創作生產大型劇節目超過45部,舉辦“嶺南風華”舞臺藝術精品展等品牌活動;文化產業增加值、旅游外匯收入等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召開粵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次會議、大灣區城市旅游聯合會年度會議等;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4處。

        2020前瞻

        以融合發展為主線,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建設文化和旅游強省。發揮文化和旅游的事業屬性,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新時代嶺南文化的精品力作。大力激發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功能,培育“文旅+”新業態。

        鄉情鄉語

        汕尾市陸河縣鄉民羅永鋼:陸河縣螺洞村曾經是省級貧困村,這幾年通過發展青梅種植業、鄉村旅游業帶動村民致富。我對家鄉的變化感到驚喜,也為美麗村莊的建設感到自豪。

        深圳教師李鈺連: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變得越來越有文化內涵。我經常帶孩子去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等景區游玩,不僅可以欣賞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還能和孩子一起體驗民族工藝品生產和民族風味食品制作,讓孩子在游玩中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是個不錯的體驗。生活在深圳這座快節奏的城市,能有一些這樣的景點去游玩和放松,感到很幸福。不過在游玩中也發現一些景區的管理和服務還有待提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景區能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服務內容。

        本報報道情況:《紅色基因在南粵大地綻放時代光芒》等200多篇。

        “三地兩帶一中心”增文旅美譽度 

        2019亮點 

        出臺系列文件支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三地兩帶一中心”的文旅發展新格局;全區接待游客超過8.5億人次,同比增長約25%,旅游總消費突破1.01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3%;創作推出一批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演員哈丹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舞蹈作品《打扁擔》榮獲群星獎;文旅基礎設施覆蓋率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區共投入26.31億元建成1.2萬余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覆蓋全區86%的行政村;出臺系列文件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打造“冬游廣西”品牌,不斷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推進文化旅游品牌創建,4A級景區達到254家;開展“重大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年”活動,文化旅游重大項目共計223個,總投資6648.35億元。

        2020前瞻

        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文化旅游強區。重點包括編制《廣西文化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推進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抓好藝術精品創作和演出工作,辦好文化和旅游相關展會、藝術節;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編制規劃加強左右江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文物保護;深入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申報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創建單位;加強文旅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宣傳,提升文化和旅游美譽度。

        鄉情鄉語

        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金竹民宿負責人胡興任:政府對文化和旅游越來越重視,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游客越來越多,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侗寨五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郭朝陽:今年,我公司獲授自治區頒發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參加各種展會進行推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0年,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加大對中小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民族文化企業走出去,做大做強三江侗鄉文化品牌。

        本報報道情況:《壯鄉人民吐心聲 幸福不忘共產黨》等200多篇。

        扎實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2019亮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港)為主線,以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為抓手,勇于改革創新、奮力開拓進取。舞劇《東坡海南》等文藝作品受好評,“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等重大文藝展演和文化惠民活動精彩紛呈,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扎實推進,文化旅游推廣和對外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業增加值299.21億元,同比增長10.1%;文化產業增加值112.17億元,同比增長1.6%。

        2020前瞻

        圍繞“自由貿易區(港)架構下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推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市場管理和綜合執法水平,優化文化和旅游消費環境;開展國際旅游消費年活動,加大市場開發和對外交流力度,推動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加強藝術精品創作,辦好文藝惠民演出,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力度。

        鄉情鄉語

        海南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創始人胡詩澤:我們返鄉團隊的足跡遍布整個海島,成為一個連接返鄉大學生和故鄉公益性平臺的團體,帶領不少傳統農村轉型成為結合鄉土教育、生態保育和休閑體驗的共享基地。文旅融合是個非常好的切入點,給農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融入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創意和想象。

        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委會村支書吳岳軍:全域旅游發展促進了交流,帶來了豐富的資源,讓農民有了更多收入。建議相關部門2020年加大對村里的政策傾斜,如旅游資源的導入或對鄉村文化遺產的挖掘,基礎設施的改造也不夠,還要加強產業的開發和支撐。

        本報報道情況:對海南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一圈兩群”助力文旅融合 

        2019亮點 

        全力打好三峽、山城、人文、溫泉、鄉村五張牌,城市品牌不斷提升。榮獲2019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十大最受歡迎文旅目的地殊榮;推出紀錄片《城門幾丈高》、民族管弦樂《思君不見下渝州》、雜技劇《大禹》、京劇《雙槍惠娘》等作品;提檔升級148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完成貧困地區送戲下鄉2814場,群眾文化云惠及市民2273.8萬人次;完成52個文化旅游重點項目投資共126.78億元,簽約重大項目140多個,簽約金額4000余億元;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夜間經濟名列前茅。

        2020前瞻

        以“一圈兩群”發展布局為牽引,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動態項目庫及重大項目聯合推進機制,制定文旅產業大統計考核體系和標準,打破文化、旅游行業壁壘,協調文化與旅游在項目、資金、產品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政策共享、平臺共享;實施一批國家級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示范項目。

        鄉情鄉語

        江北區居民葛超:文化和旅游能夠提升城市知名度,城市發展要重顏值更要重內涵,在細微之處體現城市之美,比如在公園、公共廁所、公交車站、便民服務窗口等處,都可融入一些當地特色文化元素。

        巴南區市民傅小裴:巴南區這幾年鄉村旅游越來越紅火,景點配套設施越來越齊全。2020年希望這些景點能多開辟有人文內涵的項目,讓游客在游玩之余了解更多巴蜀文化。

        本報報道情況:《山城非遺:多措并舉精準扶貧》等100多篇。

        讓每位游客安逸走四川 

        2019亮點 

        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形成“一條主線、六大板塊”工作格局,打好了當下“破”、長久“立”系列組合拳;召開文旅發展大會、開展文旅資源大普查,成立省級政府藝術基金;承辦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第二屆四川藝術節,舉辦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和第六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等;組織“百千萬”重大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天府旅游名縣”創建、評選和命名工作,推動建設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組建名縣、名鎮、名企等八大聯盟,打造文旅經濟“一核五帶”和十大文旅品牌。

        2020前瞻

        全面落實四川省委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的任務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以評選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文化旅游資源大普查、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項目建設、提升四川入境游發展水平、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四川段建設等工作為抓手,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推動文化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鄉情鄉語

        成都市民夏顏:2019年,我帶孩子參加了成都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等文化活動,希望她能從小接觸并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一年,期待成都有更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讓我們真正能夠享文化、樂旅途。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中長大。

        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旅游景區戶外向導阿福:過去的一年,懸崖村受到很多關注,但是由于住宿餐飲等設施不完備,很多人不能盡興而歸。有的游客到山腳下找不到餐館,只能靠買烤土豆和玉米充饑。懸崖村目前正在全面開發旅游,希望今年文化旅游進一步發展,我帶的游客能平安、開心,大家來旅游真正吃得飽飯,滿意而歸,更多村民能像我一樣吃上旅游飯。

        本報報道情況:《9000多個小時帶來的“成都經驗”》等200多篇。

         

        文旅改革發展再上臺階   

        2019亮點 

        搶抓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時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大契機,創新形成文化展演、非遺展示、旅游展銷“三展合一”交流推廣新模式,創意發布貴州文化旅游十大新地標、十大文創產品、十大經典民歌、十大名小吃,加快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0前瞻 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圍繞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優質旅游產品這一中心環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新時代貴州精神,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及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及三線文化、山地文化及生態文化等特色文化,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轉變、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全力打造“雙一流”目的地,努力推動貴州文旅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鄉情鄉語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麻料村村民潘仕學:文旅融合讓我們這個小村莊成為名副其實的“銀匠村”。村里的手藝人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離鄉背井在外打拼了,我們可以憑借從祖輩傳承下來的手藝,辦非遺研學體驗班、搞農家樂、開鄉村民宿,日子越來越紅火。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村民陸勇妹:在肇興侗寨,沿街許多店鋪銷售的運用侗族刺繡、靛染等傳統工藝制作的衣服、圍巾、鞋包等產品都出自村民之手。游客覺得我們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村民也借此增收就業,賺得不少,還能兼顧家里,一舉多得。

        本報報道情況:對貴州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彩云之南文旅興 

        2019亮點 

        2019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努力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和旅游轉型升級。打造云南十大文旅品牌、十大民族節慶和十大體育賽事,發布首個省級“新文旅IP戰略合作計劃”;提升“一部手機游云南”功能,召開首屆云南智慧旅游大會;普洱景邁山茶林文化景觀被國家文物局推薦為中國政府2021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報請國務院審批);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轉型升級,推進邊境旅游試驗區、跨境旅游合作區和瀾滄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聯盟;云南兩項文物行政執法案件入選全國14個優秀指導性案例;強力整頓旅游市場,在“22條”措施的基礎上發布旅游從業人員“八不準”規定;實行“30天無理由退貨”;開展涉旅企業誠信評價;創排和提升一批有云南特色的精品劇目。

        2020前瞻

        2020年,云南以文化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為主線,進一步聚焦主業,加快文藝繁榮創作,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補短板行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以深度貧困地區和定點扶貧縣為重點全面推進文化和旅游扶貧。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目的地打造、新產品新業態培育、智慧旅游提升、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宣傳營銷、大滇西旅游環線規劃建設、凈化旅游市場環境等方面工作,豐富文化旅游產品的有效供給,以“一部手機游云南”為載體,讓中外游客在云南享受更便捷的服務和更高端的體驗,力爭全省接待旅游者9.2億人次以上,實現旅游總收入超過1.3萬億元。

        鄉情鄉語

        昆明市民郭蕊蕊:云南的文化旅游發展很好,我特別喜歡各種文化節,像昆明動物園每年舉辦的櫻花節,不僅能欣賞到圓通櫻潮,還能看到各種非遺展。2020年,我期待云南為市民、游客更多打造文旅項目,讓大家盡情體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民鄧純:我覺得現在文化旅游發展得很好,我們楚雄牛街村的鄉村旅游就是個例子,老百姓靠農家樂這些項目掙了錢,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希望2020年的文旅工作越來越好,我們借助文旅融合發展的東風獲益越來越多。

        本報報道情況:《云南:系統改革探索文旅融合路徑》等100多篇。

        文旅融合謀跨越 雪域明珠展新顏 

        2019亮點 

        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為契機,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精心創排推出了主題晚會《共產黨來了苦變甜》、經典話劇《不準出生的人》、新編藏戲《次仁拉姆》和《我和我的祖國》大型群眾聯歡活動,各族各界反響強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幸福西藏”彩車榮獲“匠心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短板實現制度性突破,加強縣級藝術團建設、組建村級文藝演出隊等政策相繼出臺,為做到“人民群眾活動在哪里,文化陣地就延伸到哪里,文化產品就植入到哪里”提供了制度保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開創新局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獲近百萬名網友點贊,“尼木縣非遺+扶貧”試點成效顯著,西藏代表首獲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稱號。

        2020前瞻

        勵精圖治謀跨越,雪域明珠展新顏。新的一年,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圍繞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目標,立足西藏區情,聚焦根本任務,不斷夯實基層文化陣地,鞏固“文化國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雙創”工作,全力推進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組建,壯大基層文化隊伍,加強精品力作創作、展演、推廣,加大優秀數字文化資源譯制推送力度,豐富文化產品供給,繁榮基層文化生活,大力改善基層群眾文化饑渴狀況,不斷淡化宗教消極影響,努力為推進新時代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凝聚磅礴偉力。

        鄉情鄉語

        西藏自治區歌舞團導演白吉:每年辭舊迎新之際總是最忙碌的時候。我在完成了阿里地區的采風活動后便投入到西藏春晚創作中。2月的藏歷新年,我們將推出一臺展現西藏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讓全國的朋友都能感受到來自雪域高原的獨特魅力。

        林芝市米林縣紅太陽基地村民次仁羅布:我們這里的高原農場種植著靈芝、天麻等農作物,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訂單讓村民都富起來了。這里有山有水,2020年希望我們的民俗旅游和生態旅游越來越紅火。

        本報報道情況:對西藏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壯美三秦 文旅勝地 

        2019亮點 

        2019年,陜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把握文化和旅游大融合的背景,用文化發展旅游、用旅游傳播文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2019年,陜西藝術創作持續繁榮,涌現出一批具有時代精神、陜西特色的藝術精品,話劇《柳青》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群舞《毛烏素沙漠的女人們》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公共文化法制化進程有序推進,《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頒布實施;產業發展和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全省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超過1300個,投資超過1500億元;編制印發了《陜西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持續加強“一帶一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設。預計全省2019年接待境內外游客7.07億人次,同比增長12.2%;旅游總收入7200億元,同比增長20.11%。

        2020前瞻

        2020年,陜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將進一步用實際行動推動陜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大力繁榮藝術創作生產,繼續加強現實題材創作,辦好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首屆全省戲曲武戲大賽、全省民族器樂大賽等活動;抓好《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貫徹實施;編制《陜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講好“黃河故事”,激發陜西黃河流域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研究制定出臺陜西省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實施意見并跟蹤抓好落實;抓好《陜西省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的貫徹實施;強化紅色旅游發展頂層設計,編制《陜西省紅色旅游規劃發展綱要(2020—2025年)》;以“1325”全省文化旅游項目建設計劃為指引,計劃全年建設重點旅游項目超過1300個,投資超過1600億元。

        鄉情鄉語

        西安市民張升:西安渭河城市綠地運動公園是前幾年新建的開放式公園。以前帶著孩子來這里放風箏,最頭疼的就是如廁難。現在好了,不但廁所寬敞潔凈,洗手、烘干設備齊全,而且不少廁所還配套建設有小型停車場,方便大家停車。

        西安市民陳戈:現在一些大型景區都推出套餐,買個票都得研究半天。上次去位于陜西西咸新區的樂華城玩,到門口才發現,自己在網上買的優惠票,比門口黃牛兜售的票還要貴。希望景區門票更透明些。

        本報報道情況:《看,文藝輕騎兵來啦》等300多篇。

        奏響交響絲路 打造如意甘肅 

        2019亮點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對文化旅游高度重視,為我們做好文化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力量。我們全面落實甘肅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樊錦詩榜樣效應,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旅鐵軍,“豐收了·游甘肅”、全國公安民警免費游甘肅、“三區三州·旅游專列”樹立了惠民新向標,通過春綠隴原展演、非遺賦能扶貧、“一部手機游甘肅”“一包如意走絲路”等趟出了全新路子。

        2020前瞻

        持續打響“一會一節”國家名片,在服務“一帶一路”中承擔國家使命。傳承發揚黃河文化,讓文化旅游成為穩就業、助脫貧、優環境、引投資的先手棋。著力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豐富品牌內涵,放大文旅綜合效應。堅持以滾石上山的精氣神,力促整體工作再提升、特色工作創經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鄉情鄉語

        敦煌市月牙泉鎮月牙泉村村民馬福祿:近年來,村里依靠著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發展以駝運、餐飲、住宿、工藝品銷售等為主的旅游服務業,形成了景區駝運、旅游服務、特色林果種植三大主導產業。村里實施美化工程,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

        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袁家灣村村民康與良:村里爭取整合各類資金1000余萬元,建設百合谷景區;承辦“首屆袁家灣村生態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動。相信新的一年,我們的日子會更好。

        本報報道情況:對甘肅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實現雙贏 

        2019亮點 

        把“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理念與“對上負責、對下指導、對內融合、對外溝通”的新機制有效銜接,搶抓新機遇,展現新形象,實現新作為。一年來,文旅融合深入推進,公共服務水平提升,藝術創作特色彰顯,文旅消費提質增效,遺產保護成效顯著,對外交流成果豐碩,市場監管初顯成效,文旅融合各項工作高質量推動。

        2020前瞻

        緊緊圍繞文化和旅游部安排部署,以“十四五”專項規劃編制為契機,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抓融合、抓精品、抓供給、抓“雙創”、抓業態、抓規劃、抓推廣、抓市場,深入推進文旅融合。以國家公園旅游名地、世界第三極旅游高地、自駕車旅游勝地、江河源頭文化旅游勝地為品牌,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動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鄉情鄉語

        新華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員工劉媛:2019年青海發行了文化惠民卡,我也辦了一張,欣賞了很多優秀文藝作品,非常開心。新的一年,我希望文化惠民卡能夠加大優惠力度,提高額度,擴大發行區域,讓更多的老百姓看得上演出。

        西寧高原工程機械研究所退休職工孫樹成:我們青海人旅游喜歡走進田間村頭、山林戶外,鄉村旅游既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又存在檔次低、規模小、管理不善等問題,影響游客體驗。希望2020年能夠加大管理和扶持,讓鄉村旅游實現百姓休閑、村民致富的雙贏。

        本報報道情況:對青海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去寧夏,給心靈放個假! 

        2019亮點 

        寧夏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樹立寧夏旅游品牌形象。開展“寧夏故事我來講述”系列活動,讓人們愛上寧夏;舉行“星空朗讀”活動,讓仰望星空成為寧夏旅游新地標,打造“星星的故鄉”“中國長城博物館”“中國旅游微縮盆景”等寧夏文化旅游新IP。寧夏話劇團“大篷車”三十五年如一日送戲下鄉,成為“全國文藝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寧夏秦腔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推出沙漠游、星空游、長城游、康養游等產品,形成文化和旅游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0前瞻

        2020年,寧夏將發揮文化旅游“大產業、大民生、大展示”的輻射帶動作用,塞上江南的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工作中,重點在促融合、搭平臺、強協作、優服務、樹品牌、作示范上下更大功夫,創新推動融合發展,主動搭建交流平臺,構建協作聯動格局,打響寧夏大品牌,加強提升服務品質,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將文化旅游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鄉情鄉語

        靈武市新華橋鎮龍二五隊村民、大青葡萄種植戶張志林:這兩年,依托鄉政府舉辦的“葡萄采摘節”,我們大青葡萄種植戶受益頗多。今后還要進一步提升口感和品相,通過文化旅游的宣傳平臺,吸引更多游客來我們村觀光旅游。

        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居民尹承志:近年來,我們鎮旅游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打造了多個旅游度假村和花卉種植基地,解決了當地許多農民的生活問題。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

        本報報道情況:對寧夏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新疆是個好地方 

        2019亮點 

        文旅融合,日新月異。2019年,新疆文化旅游事業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深入人心。

        2020前瞻

        我們將努力加快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助力文化、旅游與各產業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特色旅游產品以及文旅創新和消費新模式,提供優質、高效的文化和旅游服務,把新疆建設成為真正的文化高地、旅游強區。

        鄉情鄉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郭金海:依托新疆地區的錫伯族文化資源,我們大力開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讓更多的游客了解貝倫舞、弓箭技藝等錫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旅游文化產品、傳統美食等還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其拉甫村幼兒園教師米爾妮嘎爾·庫力克:很多游客對塔吉克族文化感興趣,塔吉克族人便當起了導游,穿著民族服裝招待游客參觀,也增加了收入。希望2020年文旅部門能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游客,讓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到新疆旅游。

        本報報道情況:對新疆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壯美邊疆 神奇兵團 

        2019亮點 

        2019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和旅游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2019年,兵團接待游客3387.9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7.0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52%和40.84%。制定出臺《兵團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雜技作品《九兒》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馬戲節金虎獎;豫劇《戈壁母親》獲第十二屆藝術節文華提名獎。兵團軍墾娃娃·石河子軍墾娃娃系列文創產品等6件文創產品獲評全國優秀紅色旅游文創產品。

        2020前瞻

        科學謀劃編制兵團文旅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圍繞兵團自然生態和特色文化,集中力量打造“中國屯墾旅游”主體品牌。擴大文旅產品有效供給,重點打造精品文化和旅游節慶活動、旅游商品研發生產基地、旅游商品銷售街區和精品旅游線路,開發“兵團禮物”。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建設集愛國主義教育、旅游體驗、旅游研學于一體的軍墾文化教育體驗基地。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進一步挖掘兵團紅色文化、屯墾戍邊文化,大力傳播和弘揚兵團精神、老兵精神、胡楊精神。

        鄉情鄉語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51團3連職工吾休·艾海提:2019年,我被評為師里的致富能手。物質生活好了,精神生活也不能掉隊。來自中央及其他省區市的藝術家也時常來兵團慰問演出,給我們源源不斷地提供精神食糧。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能成為文化強人。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41團小學音樂舞蹈老師劉雯箐:我特別注重孩子的美育工作。我和愛人在社區義務帶了3個公益班,4年多公益課覆蓋3700余人次。借助新疆地大物博的優勢,我們帶孩子去田野實踐,讓他們擴大視野,助力孩子成長。

        本報報道情況: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和旅游工作進行了重點報道。

        5版至8版內容由本報記者集體采寫整理

        各省區市創意字體設計:石昌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

      二○一九怎么看,二○二○怎么干——各地文化和旅游廳局長談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2020-01-03 08: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查看余下全文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爱美_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_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播放_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u id="csuau"><bdo id="csuau"><pre id="csuau"></pre></bdo></u><acronym id="csuau"><bdo id="csuau"></bdo></acronym>
    2. <wbr id="csuau"><ins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ins></wbr>
      <wbr id="csuau"><table id="csuau"><button id="csuau"></button></table></wbr>
      1. <video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video>

      <i id="csuau"><bdo id="csuau"></bdo></i>
      <track id="csuau"><table id="csuau"></table></track><i id="csuau"><bdo id="csuau"></bdo></i>
    3. <i id="csuau"><bdo id="csuau"><samp id="csuau"></samp></bdo></i>
        <wbr id="csuau"><ins id="csuau"><progress id="csuau"></progress></ins></wbr><b id="csuau"></b>
      1.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