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眾籌行業面臨“寒冬季”之時,卻有多款民宿眾籌產品被搶購。多彩投、眾籌網、螞蟻短租、京東眾籌等多家平臺布局民宿眾籌項目正酣。不過,業內人士提醒,在民宿眾籌井噴之時,暗藏著“泡沫”風險,投資者應該理性投資。
民宿眾籌即在時下眾籌熱潮中衍生出的“眾籌+”概念之一,看似新穎,實則背后又有著“眾籌+旅游業”快速發展的行業必然因素。記者查閱幾家較大規模的民宿眾籌網站發現,民宿項目在互聯網上的眾籌金額通常為500元-5萬元,投資者除了可以獲得民宿收益的分紅外,還可以獲得免費旅游、聚會活動、免費住宿等權益。
不過,雖然民宿眾籌發展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民宿數量飽和、類型趨同、服務跟不上、配套不健全等一系列發展瓶頸和問題。在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李濤看來,2016年開始我國互聯網眾籌交易規模和眾籌平臺數量的增速都出現了大幅下滑,眾籌行業發展強勁的勢頭已大不如前。加之民宿市場基本趨于飽和狀態,民宿眾籌的日子并不好過。
“當前,民宿眾籌存在三方面風險。” 李濤表示,首先,政策風險,民宿類項目或面臨整改。由于部分民宿項目前期無序開發,無土地使用證、建筑許可證、不辦理相關手續就上馬等違規行徑,國家旅游局或將對民宿類項目進行整改。第二,市場風險,民宿投資已過紅利期。有數據顯示,2016年下半年開始,大量民宿品牌入住率增長減緩甚至出現下降趨勢,不少民宿由于空租而變成了農村新的“鬼屋”,民宿的供給可能已經超出需求。第三,經營風險,項目收益調研難度大。目前,民宿行業仍處于“草莽期”,運營團隊素質不一,房屋、用地情況也異常復雜,這都給投資者前期調研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也為后期收益安全埋下隱患。
那么,投資者如何識別民宿眾籌的風險?又該如何選擇好的民宿眾籌?李濤建議,要調查民宿眾籌發起平臺的合規詳情。舉例來說,平臺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是否設計了風險回避措施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該項目發起人的真實背景狀況等。此外,要仔細研究項目的地理人文關聯是否恰當,在市場上是否具備發展潛力,這點非常重要。投資者最好有過當地的旅游經歷或者親自實地參觀訪問調研項目,不然在如今的“紅海”行情下,普通投資者要擦亮雙眼,還是不要輕易投資為好。
業內人士表示,眾籌行業向我們呈現出了一種非常新穎的運營模式,可眾籌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產業,但凡產業都無法逃脫產業發展的規律。立足產業生命周期理論,結合近五年來眾籌行業發展的態勢進行研判:目前中國的眾籌行業正處于“成長-成熟期”,未來仍有一段快速發展的時間,同時其增速將逐漸回歸常態。不過,技術的革新是我們難以準確預測的,或許在不久將來,這又能給眾籌行業帶來一輪新的“春天”。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