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坐著小板凳觀看到全新的數字化體驗——觀影方式四十年變遷記
夜幕降臨,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搬著小凳子,早早趕到電影放映現場,放映員忙著掛銀幕、倒片、架機器、上片;電影放映時,整個露天廣場充斥著放映機的抓片聲甚至發電機發電的聲響,但觀眾們仍目不轉睛地盯著銀幕……這是張藝謀拍攝的短片《看電影》中的片段,描繪的正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露天電影。改革開放之初,物質條件匱乏,百廢待興。對那時的人們而言,電視機還屬于稀奇玩意兒,只有電影才是他們單調生活里的一點“色彩”。
改革開放初期,電影院數量很少,廣大鄉鎮及農村地區,只能放露天電影。當時,電影放映員拖著四五百斤的放映設備,穿梭于廣大村鎮,往往一個村莊要等上幾個月甚至大半年,才能輪到放映一場電影,而電影放映工作也成為那個時代的“香餑餑”。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日漸富裕,電視機開始進入千家萬戶。電影的劇情已經不及電視劇《渴望》里劉慧芳的命運牽動人心。進出影院也不如家中電視機前一坐來得方便。再加上KTV、舞廳、錄像廳等越來越多的休閑娛樂方式開始普及,露天電影愈發不受人待見。而那一段時間,恰是中國電影發展的低谷期。
進入新世紀,我國電影進入發展的新時期。從膠片放映到數字放映,從2D到3D再到3DIMAX、4D乃至巨幕,電影播放技術正隨著時代發展突飛猛進,不斷突破人們的想象力。與此同時,人們的消費方式也不斷升級,電影院從露天廣場發展成為豪華影城、家庭影院。
如今,走進電影院,不僅可以觀看精彩的電影,還可以享受舒適的環境、美味的食品。尤其是特效影廳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影體驗:通過動感座椅以及噴水、刮風、下雪、閃電、氣味等奇幻特效,打破銀幕與觀眾之間的界限,讓觀眾從觀影廳“走進”電影,身臨其境感受電影中的情節。
家用投影設備則把人們的客廳瞬間變成家庭影院,同樣能夠帶來沉浸式觀影體驗。一些中老年觀眾還是喜歡待在家里“打開電視看電影”,他們覺得去電影院看電影費用似乎有點高。用戶也會把自己認為有保存價值的電影以買碟的方式在家中通過播放機來播放和觀看,感覺更自由、更休閑。
以互聯網和手機為典型代表的新媒介,則為人們觀影方式的變革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點播影院、點播院線日趨壯大,觀眾可隨時隨地挑選各類影片,選擇更加個性化、定制化。同時,視頻網站不斷涌現,極大地便利了消費者在線觀看。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暴風影音等視頻播放軟件,以及蘋果iTunes電影等手機APP紛紛提供在線付費影視服務。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在乘車、排隊等碎片化時間“移動觀影”……
去年以來,吸收了各種“黑科技”的杜比影院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杜比影院最大的特點是裝修具有高度統一性和舒適性,入口為放映影片的主題投影墻,所有音響隱藏在墻面內,與普通影院相比舒適度大大提高。杜比影院還擁有高亮度、高對比度的畫面,在觀看昏暗場景時,畫面更清晰,在陰暗的畫面中也能看清細節。杜比影院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前沿的觀影體驗。在杜比影院中,結合一流的影像、聲音和聲學能力,電影被賦予鮮活的生命,以最純粹的方式得以呈現。
日益豐富多元的觀影方式,來自多種因素相互疊加的綜合效應。改革開放40年來,國民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富裕,這為電影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電影媒介技術的不斷革新,特別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人們選擇觀影方式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可能性。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電影營銷手段不斷迭代,消費者對觀影方式的選擇也更加理性,所享受到的觀影服務越來越優質。這些都讓電影的呈現更為鮮活,提升了消費者的觀影體驗。
改革開放以來,在看電影這件事兒上的一系列變化,反映了人們消費需求的升級,折射出社會生活的變遷。如今,電影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元化的觀影方式悄悄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塑造著相應的觀影體驗和觀影思維。而看電影也不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還被賦予了更多社交功能。人們基于各自不同的媒介偏好、經濟能力和文化趣味,選擇了不同的觀影方式。此時,電影為人們建構起獨特的電影生活空間,電影的呈現方式與觀影者之間形成了微妙而重要的互動關系。
當然,我們選擇觀影方式,還應考量觀影沉迷、盜版等問題;電影行業也應在內容生產、利益協調等方面充分考慮人們的觀影方式。無論如何,未來中國電影產業會繼續奔行在良性、健康發展的大道上,未來的觀影方式也必將更加多元,電影呈現也會更加鮮活。
(作者:丁松虎,系甘肅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