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福州11月26日訊(記者 魏金金) 第八屆“博博會”期間,由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新浪微博、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制作的《2018年文博新媒體發展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基于國內外文博機構開設微博用戶的年度運行的相關統計數據(數據時間: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分別從整體畫像、應用特點、熱點案例及發展趨勢等內容,展開針對文博微博的年度分析,以期通過現狀解讀、案例剖析、特點提煉、文獻梳理,發現問題,研判未來。
報告清晰描述了最近一年時間內文博微博用戶畫像的變化,從規模上來看,賬號、粉絲、互動量等均有明顯增幅,截止2018年10月,文博微博藍V賬號(及政府藍V中文化類認證賬號)共計1548個,與去年相比增加了753個。說明國內外文博機構對新媒體宣傳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從地域分布上來看,文博微博開設的賬號主要集中在的東部地區,以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為中心(其中,浙江、北京、廣東的文博微博賬號排在前三名),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的文博微博賬號數量也有一定增加。從類別分布上來看,越來越多圖書館開始重視微博平臺的廣泛影響力,圖書館開始成長為文博微博的一股新勢力。從粉絲特征來看,中青年男性高知人群為粉絲主體,同時,與2017年相比,女性粉絲所占的比例提高5%。
報告指出,文博微博發展的新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微博了強化平臺的信息整合和活動串聯功能,助力文博傳播與品牌塑造;二是聚焦傳統文化,通過深度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的價值,發揮獨特性的資源優勢,將文博與其他的文化資源充分結合,跳脫文物講文物;三是與新興科技如VR、AR、MR等相結合,與現代時尚元素相融合,與熱門影視綜藝相疊加,與大眾產品設計相呼應,通過“文博+”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四是通過私信、轉發、點贊、粉絲評論等直接互動方式,包括有獎問答、抽獎送門票、組織線下活動等間接互動方式,拓展文博交流新空間;五是新媒體傳播規律適應性更強,拉近了文博資源與大眾的距離,在可以更敏銳地回應大眾對文博深度認知的訴求的同時,增加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心。
如何整合文博機構優質資源,是微博文博生態構建中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問題。 針對文博微博的發展趨勢,報告提到,一方面,文博機構在初步適應微博信息生產和傳播范式后,將進一步聚焦內容為本,巧用新興媒體,重構知識傳播體系。同時也將警惕流量陷阱,堅守自身所代表的文化價值和知識表達,以健康的流量觀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去衡量其內容價值的傳遞。另一方面,則是積極布局文博業態,探索文博多元共建。如搭建開源平臺,探索文博產品和服務開發新途徑,包括探索館際合作的新模式與推動文創衍生,不斷創新互動方式,推動多元社會主體參與文博共建等。
對于今后文博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報告指出,未來文博新媒體技術融合性將更強,并不斷推動文博傳播綜合延伸;受眾參與度將更高,在深化文博“知識眾籌”的同時,將進一步實現博物館共建共享;比肩線下空間,文博新媒體運營自成體系。專業化的團隊運營,將更加注重整合發力,進一步推動博物館多元化傳播;大數據也將被應用到更多領域,精準賦能多途徑提升文博傳播效能,推動智慧博物館建設;資源優勢更加明顯,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廣泛鏈接大平臺、大資本、大流量,推動構建文博新媒體全生態。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