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景區門票對本地人和外地人價格有差別的問題,引發討論。一張小小的門票,背后折射出景區開發建設、定價經營、發展策略等諸多現實課題。本期微議錄,我們選刊三篇來稿,與讀者一起思考這一現象。
——編 者
擺脫“門票依賴癥”
一些景區針對不同人群收取差別化票價,比如給予本地人一定優惠,首先也是為了讓景區資源惠及本地人,實現和諧發展。畢竟本地人世代與景區比鄰而居,在景區未開發之前想看景抬腿就走,現在收門票則給本地人這種就近賞景帶來一些不便。同時,景區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定價方式,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目標人群、增加游客流量,以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使旅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當然,實現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最根本的在于拿出過硬的旅游產品,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如果旅游產品單一、旅游體驗欠佳,價格營銷也只能帶來“一輪游”,并非長久之計。只有讓門票價格回歸更加合理的區間,從服務質量、衛生環境、文化特色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打造出有看頭、有玩頭、能回頭的旅游勝地。
當前,各種鄉村游、特色游、生態游等“免票”的旅游新業態層出不窮,反映出旅游業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小眾旅游向大眾旅游、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升級的趨勢。這場旅游業的“供給側改革”,對景區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完善門票價格形成機制,努力擺脫“門票依賴癥”,推動旅游資源整合,做長旅游產業鏈條,方能在轉型進程中掌握主動權。
——@王冠楠
景區管理當有格局眼界
家鄉有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園林公園,游客絡繹不絕,一度是小城的名片。然而,一些人充當“黃牛”倒票抬價,一些人通過“帶游客走偏門”等方式擾亂市場秩序。久而久之,影響到公園的秩序,口碑也急轉直下,如今早已退出了小城的必游清單。
同一座公園,前后巨大的落差引人深思。旅游資源既能因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榮,也會因“老天爺賞飯”的心態而衰。在消費需求和水平不斷提升、信息互聯互通的當下,如果還想在票價上做文章,寄希望于賺取地域優勢的紅利,就容易透支游客的期望、消費游客的信任。
不論是“黃牛霸市”,還是“遠外親內”,本質上都是一道管理命題。景區管理者對于旅游資源當有讓當地人驕傲、讓外地人回味的格局眼界,而不是讓外地人生畏的狹隘心胸。只有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精神,遵守市場經濟公平規則,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挖掘旅游資源的更多可能性,才能成就旅游業更寬闊的前景。
——@呂書嬌
兼顧各方從業者權益
景區門票“因人而異”,同景區性質、區位、經營狀況乃至當地對旅游業的戰略定位、規劃等多種因素關聯,不能簡單歸結為一個城市對外地游客不友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性質而言,有國有景區、民營景區以及承包經營的景區;就區位而言,有城區景區、鄉村景區以及郊縣景區;就經營狀況而言,有熱門景區、冷門景區、大眾景區、小眾景區……這些因素組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千姿百態的旅游市場。有的景區既具備公益屬性,又兼具經營屬性,因而在確保旺季不堵、淡季不淡的前提下,采取差別化門票機制,從而更充分盤活旅游資源。
應該說,旅游市場是一個綜合體,各種要素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競爭。只有兼顧各方從業者的權益,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價格杠桿等措施,引導市場有序競爭,才能讓旅游惠民落到實處。既要算自身經營這本小賬,也要算共同做大蛋糕、共享蛋糕這本大賬,要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道理,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有機統一。
——@李政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