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書展首次開辟國學館推“七天七堂課”,七位文史專家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國學 互聯網時代,重讀傳統經典有何意義
“溫故而知新”,究竟是“邊溫故邊知新”還是“溫故后才出新”?歷史編纂學在西漢之前已有千年歷史,司馬遷如何建構自己的體例……今年上海書展首次辟出國學館,推出了“七天七堂課”系列國學講座。樊樹志、傅杰、姚大力、陳引馳、辛德勇、張國剛、劉永翔……書展七天,每天有一位文史專家,分別圍繞《論語》《老子》《史記》《資治通鑒》等國學經典做閱讀導覽,為觀眾解惑。
“七天七堂課”成為本屆書展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通過學者解讀聚焦傳統經典,上海書展嘗試將更多文化課堂講座請進現場,讓書展成為推介好書、引領價值閱讀的書香盛會。
“守正”中看“出奇”,發現經典作者的眼光和智慧
被稱為“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究竟承載著作者司馬遷怎樣的治史心志?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教授開講的《“與司馬遷對話”——問君此書有多珍》令人耳目一新。
在西漢之前,歷史編纂學已經有千年歷史,姚大力介紹,對于當時歷史書寫的兩種傳統,司馬遷并不認同。創作《史記》時,司馬遷把3000年的歷史進行原始察終式的追溯與完整呈現,當遇到不能完全解釋的,就有所保留。《史記》的歷史敘事,構成一種有意識地要突顯其變遷過程、多層面包含著不同文化實體的多元歷史,這正與他在《報任少卿書》中所闡明的原則“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相一致,“比如,他不僅僅記錄漢文明,還寫到了中亞、西亞諸國。”姚大力說,這樣的“治史”精神非常偉大。
學者所擬定的選題方向,沒有過高的學術門檻,有助于普通讀者理解文本。而新鮮的解讀角度,則展現出經典豐富的閱讀層次,令不少讀者萌生出再讀經典的想法。
比如,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張國剛在《資治通鑒》的“守正”之中,看到“出奇”的一面,令聽眾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他舉例,在歷史上,曾國藩看出 《資治通鑒》中兵家用法之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通過比較的方法,開講“道家老莊的智慧”。“《老子》西文的譯本要比《論語》多得多。”陳引馳的這一說法刷新了很多人的印象,“在中國,儒家和道家對于塑造中國文化都非常重要,《論語》展現的更多的是世俗、社會、道德的一面,而《老子》更注重的是思辨,其思維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應用……”
“溫故而知新”,別因溫故艱辛失去知新的機會
開卷有益,傳統經典不僅蘊藏著巨大的信息量,而且還傳遞著中華智慧,為當下的決策或自省提供借鑒。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傅杰說,30年前他在求學時,訓詁學、音韻學之類的研究成果,一年也出版不了多少本,但如今幾乎每個月、每周都有此類新書出版。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專業文獻幾乎看都看不過來。知識的流量那么大,應該如何主動學習才好?這令他萌生開講 “從《論語》看孔子的學習觀”的想法。傅杰介紹,孔子所說的“學習”是從讀原典開始,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君子,其中包括大量扎實的文本閱讀。
這在移動互聯網提供大量信息的當下尤為重要。按照孔子的觀點,將知識內化需要通過反復學習,沒有捷徑可走。《論語》中,孔子率先強調要溫故而知新。有人認為,溫故、知新是兩個并列的詞,也有一種說法稱兩者是表遞進的關系。“在今天的語境下,或許人們更傾向前一種理解。”傅杰說道,有人會說我們的大腦為何要成為前人的“跑馬場”?也會有人迅速地拿知識變成財富、名望。“但這恰恰是一種逃避,因為溫故本身是非常艱辛的過程。”
七天的國學課程中,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解析流傳千古的《燕然山銘》,詩詞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劉永翔教授帶來題為“詩與好詩”的講座。明史專家、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以“張居正改革漫談”為“七堂課”壓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七天七堂課”每場講座還配備手語翻譯,通過網絡實時直播,讓書展場內場外更多人走進國學,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