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1日訊(記者 魏金金)新時代中國影視產業發展起起伏伏,充滿不確定性,但總體而言精彩不斷。18日下午,“《中國電影藍皮書(2018)》、《中國電視劇藍皮書(2018)》首發式暨中國電影、電視劇發展高峰對話會”在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上舉行。
《中國電影藍皮書(2018)》顯示,2017年中國國產電影故事片產量798部,合拍片電影票房559.11億。最高單片票房56.83億,票房過十億的電影6部,過5億電影13部,各地銀幕總數達到50776塊,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均創歷史新高。2017年電影市場新主流文化繼續強力建構,無論是票房硬指標還是文化影響;而以《芳華》、《二十二》等為代表的文藝電影票房口碑雙贏,在主流電影的宏大敘事、擴展性形象與商業電影的小品化嬉鬧之外,撐起一片天空,小眾藝術電影漸有回潮之勢;其他類型如喜劇電影則面臨發展瓶頸,即使票房不錯但卻口碑不佳;青春片整個市場熱度不高,雖依舊主打“懷舊”與“夢想”,但已基本跳脫以往青春片的創作模式;犯罪推理類型電影雖有原著、原版或網劇版等基礎,但在呈現過程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導演把控能力的不足,以及現實感的缺位。
細觀2017年中國電影導演“生態”,既有如陳凱歌、徐克、許鞍華、王晶、唐季禮、劉偉強等內地港臺資深導演的同臺競技,也涌現出以吳京、韓寒、陳正道、路陽、大鵬等為代表的“新力量”導演群體偏向商業片的藝術創作,同時還有同屬于新力量群體,但偏向藝術電影的梅峰、張楊、張大磊等,由此形成2017年中國電影“大小結合”、“新老共存”、“跨地組合”、“跨文化”的多層次、立體化的電影創作格局。在“電影質量促進年”與《電影產業促進法》雙重推進和保障下,產業“新升級”、藝術“新力量”與文化“新格局”構筑起2017年中國電影的年度新象。
據悉,《中國電影藍皮書(2018)》、《中國電視劇藍皮書(2018)》是由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響力影視劇”案例報告。本套“藍皮書”以“影響力”為關鍵詞,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初選的基礎上,經由國內50位知名影視學者、評論家投票選出2017年度中國電影、電視劇作品中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各十部作品,由此產生“2017中國電影、電視劇年度影響力榜單”。“藍皮書”以此二十部代表作品(電影、電視劇各十部)為個案,深入剖析中國電影、電視劇行業十大重要現象。
首發式后,與會嘉賓分別在中國電影與電視劇高峰對話會上就中國電影和電視劇的現狀、發展與未來等問題展開討論。
附2017年度中國電影、電視劇影響力排行榜: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