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10年前,一場8.0級的地震讓我國10萬多平方公里的大地遭受重創;如今,經過一場場氣壯山河、艱苦卓絕的特殊“戰斗”,災區的面貌已煥然一新。多難興邦,這場災難給我們帶來創傷,也淬煉出我們中華民族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
這1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汶川等地取得了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的巨大勝利,書寫了從悲壯走向豪邁的恢弘篇章,一個個經濟重振、社會重整、文化重生的新家園欣欣向榮。
今日起,推出“十年涅槃,廢墟上的生長與奮進——‘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記”專欄,紀念這個我們無法忘卻的日子。
回憶是永恒的力量,10年,我們依然銘記。
汶川新貌
家家戶戶懸掛的國旗,傳遞出汶川人對黨和國家、對全國人民的感激之情
文明創建成為汶川人重塑精神家園的重要一環
桃紅柳綠新羌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場震撼中外的大地震讓一座城市深深銘刻在人們的心中。這個城市的名字叫:汶川。
轉眼間,10年過去了。“又見汶川白云藍天,大地不再憂傷,山河流淌春光;又見汶川白云藍天,放飛美麗的夢想,走進新家園……”四川汶川文藝青年木西攜手汶川一小音樂老師譚海燕創作了歌曲《汶川十年》。他們通過歌聲告訴世界,震后十年,勤勞勇敢的汶川兒女從悲壯走向豪邁,經歷了涅槃重生。汶川重新站起來了,羌山更美了,曾經的廢墟上已然開滿了幸福的羊角花。
十年重建
汶川提速發展成效顯著
春日的岷江河畔,柳綠花紅,生機勃勃。藏羌風情濃郁的建筑、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來到映秀鎮,若不是那些地震遺址和紀念館,很難把它跟8.0級的特大地震聯系起來。
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地帶,當年的映秀鎮受災慘重。經過科學論證,映秀鎮在廣東省東莞市對口援建下,原址重建。經過十年的建設,曾經滿目瘡痍的大地已經煥然一新。
如今的映秀鎮,放眼望去,房屋林立,風格主要以羌式、藏式和川西民居為主,既體現民族特色,又不失多樣性。在鎮上的主干道邊,陳列著新建建筑所使用的幾種建筑結構技術標本,新建建筑均要求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可抗9級地震。
映秀鎮漁子溪村村民連華玉說:“只是10年的時間,我們的住房、交通、醫療這些條件都改善了。可以說災后重建讓我們提速發展了30年以上。”
映秀鎮的災后重建僅僅是汶川縣災后重建的一個縮影。在地震后,汶川全縣17953戶農房重建、4487戶城鎮居民住房重建。為保障民生,一批醫院、學校、體育館等基礎設施接連拔地而起,福利院、社區服務中心、集貿市場相繼落成。用當地人的話說,“現在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
產業崛起
唱響絕地重生的大戲
古街漫步,湖畔徜徉,一步一景……汶川縣水磨鎮,如今是國家5A級風景區,著名的旅游景點。誰曾想到,10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個以高能耗、高污染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小鎮呢?
在災后重建中,水磨鎮沒有進行簡單的恢復性重建,而是在廣東佛山的援建下,立足長遠,強調整體設計、整體打造,確立“工業外遷、騰籠換鳥”的整體思路,提出打造“汶川生態新城·西羌文化名鎮”的口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將主導產業從高載能工業轉變為旅游業、教育業,實現了華麗轉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老人村的蛻變。
老人村位于水磨鎮東南部,是羌、漢、藏聚居地,有村民近千人。村支書余平良回憶,在地震之前,水磨鎮周圍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有六十余家,終日被煙塵籠罩,環境極其惡劣。
在水磨鎮的統一規劃下,老人村的災后重建,走起了旅游產業發展新路。如今,在老人村充滿古樸風韻的嬋壽老街上,300多家極具川西民居風格和羌藏風貌的商鋪用“最形象”的方式向過往游客講述著這個村莊的蛻變。
應堂輝是老人村提出走發展旅游路子后,在老街古鎮上第一個開飯店的人。他見證了老人村這十年的發展變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與希望。他說:“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以災后重建為契機,調整產業發展思路的,不僅僅是水磨鎮。汶川全縣都將產業提質、產業崛起,作為了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唱響了絕地重生的大戲。
恩情不忘
重建精神新家園
在汶川,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一定能看到隨風飄動的五星紅旗。
在這里,五星紅旗不僅僅是祖國的標志和象征,更是一種對黨和國家、對全國人民的感恩,一種“祖國強大,百姓安康”的精神信仰。
“父母給了我第一次生命,祖國和人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汶川七一映秀中學語文老師胥楊說起當年的地震和如今的生活,顯得格外激動。
2008年,地震發生時,胥楊被埋在廢墟中三天三夜。在他已經絕望的時候,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救援力量將他救了出來。胥楊說,10年過去了,他依然忘不了那些救助過他的人,對他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如今,在課堂上他總會和學生們分享這段驚心動魄的往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孩子們體會“感恩”。
不僅是胥楊,從每個隨機采訪的汶川人嘴里,都能聽到“感恩”“謝謝”等字眼。10年來,“感恩于祖國、感恩于援建、感恩于社會、感恩于同胞、感恩于家人”的思想,“知恩、銘恩、感恩、報恩”的行動,構建起了滋養汶川人心靈的感恩精神體系,也成為了當下汶川人生命中最質樸的情感。
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說,從地震的陰霾中走出來,并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有太多讓人感動的故事。祖國母親給了汶川人第二次生命,全國人民給了汶川人重生的力量。汶川人所獲得的這一切,任何時候都不能夠被忘記。
除了感恩精神體系的構筑,在重塑精神家園的過程中,汶川還高度重視人文關懷,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汶川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得到升華,展示出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開放意識、創業意識、文明意識得到增強,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汶川視察期間,聽取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及發展情況匯報,鼓勵當地人民群眾用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生活取得更大成績。這更是讓汶川人備受鼓舞。
如今的汶川,掀起了一股新的學習、建設、發展熱潮。大家表示,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為建設康養汶川加速轉型發展決勝脫貧奔康而努力奮斗。
10年,廢墟中崛起了一個新汶川;10年,陣痛中迎來了一個新時代;未來,汶川人充滿期待。(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