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利亞部委行政區內,政府各部委的大樓沿著城市主干道整齊排列 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錕攝
習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在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中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推動金磚國家深化和拓展合作,提升中拉雙邊和多邊關系。中國和拉美雖遠隔千山萬水,但雙方都是新興市場力量的代表,擁有諸多共同發展訴求。雙方攜手合作,必將譜寫出“南南合作”的新篇章
構建五位一體新格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拉美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作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重要代表,中拉雙方有著眾多的共同利益,相互需求不斷加大,合作與交流的意愿不斷提升。中拉不只是互為經濟伙伴,更是政治、經濟、人文、國際事務、整體合作等各個方面的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雙邊和次地區層面的交流合作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中拉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去年以來,共有10位拉美國家領導人訪問中國;在國際會議等多邊場合中,中國與拉美國家領導人也頻繁接觸。
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中,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合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打造中拉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允熬表示,中國一向重視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拉美和加勒比是發展中國家較為集中的地區,中拉政治與戰略互信的不斷增強在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臺階的同時,還將有助于提升雙方的國際地位,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推動雙方在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解決熱點地區問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攜手并進。
合作新框架指明方向
中拉經濟方面有較強的互補性,經貿合作近年來成為推動雙方關系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中拉同屬發展中經濟體,處在相似的發展階段。拉美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是中國經濟發展所需初級產品的主要供應方。中國則有拉美所需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不斷增長的市場,能夠滿足拉美國家轉變初級產品出口模式和發展制造業的需求。同時,中拉在資本供需上的差異,可以使中國投資在拉美地區大顯身手。國家電網、中鐵、華為等中國企業進軍拉美,不僅有助于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同時也將助力拉美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1+3+6”合作新框架。“1”是制定《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3”是貿易、投資、金融合作“三大引擎”;“6”是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六大領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珍認為,關于合作框架內容的表述具體到了重點合作領域,這表明拓展中拉貿易已經不僅是雙方的愿景,而且是腳踏實地的計劃。“100億美元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200億美元專項貸款額度,5000萬美元中拉農業合作專項資金,這些都有落實時間表和實施細節的計劃,在指明合作方向的同時,更明確了具體目標。”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長吳洪英看來,“三大引擎”是中方基于拉美具體情況提出的倡議。她表示,拉美地區不同于其他發展中國家地區,其發展水平、開放程度比較高,總體金融體系比較完善。中拉將在貿易、投資兩大重點領域基礎上,把金融合作打造成中拉合作的新增長點。
全面合作邁上新臺階
機制化建設是中拉整體合作的重要支柱。近年來,中國與拉美主要國家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或戰略伙伴關系,并與南方共同市場、太平洋聯盟、加勒比共同體等次地區組織展開積極對話。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共同宣布,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沈允熬認為,中拉領導人會晤是中國和拉美領導人的第一次集體會晤,在中拉關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集體會晤是中拉關系從雙邊到整體,從國家間到地區合作的升級,表明在繼續推動雙邊關系的基礎上搭建一個整體合作的平臺,已成為雙方的共同愿望。”他說,中拉整體合作的平臺建立后,將與現有的雙邊和次地區合作平臺形成互補和互動,有力推動中拉關系深化發展。
吳洪英表示,中國—拉共體論壇是中國與整個拉美地區建立的合作平臺,人口加起來近20億,GDP規模接近美國。這是世界政治經濟領域的一件大事。“在論壇之初,雙方已提出涵蓋多方面、內容扎實的規劃和措施,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努力方向。”吳洪英認為,中拉構建命運共同體,意味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將使雙方的利益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敦促雙方不斷加深信任,互相幫助扶持。
王珍則認為,整體合作機制的確立將促進多邊和跨國合作項目的發展。“中國、巴西、秘魯3國合作的鐵路項目就是一個嘗試。今后,在這一機制保障下,路上運河、跨國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都將成為可能。”
(責任編輯: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