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知名的旅游勝地,瑞士的湖與它的雪一樣有名。在這個國土面積僅有4.1萬平方公里的國度里,大小湖泊超過1400個,其中第五大湖盧塞恩湖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
盧塞恩湖的面積為114平方公里,最深處為214米,總儲水量達11.8立方千米。從湖泊的平均深度不難看出大自然對瑞士的偏愛:瑞士前五大湖泊的平均深度均在190米以上,遠超世界上大多數淡水湖。難怪有人調侃,瑞士湖泊的深度怕是與阿爾卑斯山的高度成正比的。
盧塞恩湖素以水質清澈聞名。若是在湖畔,連湖底石塊上的棱棱角角都看得分外清晰,其實,那已經是幾米深的水下了。至于湖中,幾乎看不到水藻與浮萍,湖面上還不時有天鵝嬉戲,因此該湖又被稱為“天鵝湖”。
蜿蜒曲折的湖岸線是盧塞恩湖的又一盛景。遠處阿爾卑斯山巔覆蓋的積雪終年不化,山腰以下是層層疊疊的參天松柏,岸邊有如茵的草坪及高聳的峭壁,這樣一幅絕美的畫卷如此和諧地將盧塞恩城和湖光山色連為一體,難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會趨之若鶩。
除了游船,盧塞恩湖還有個特別的玩法——徒步。為迎接瑞士建國700周年,1987年,當地政府在盧塞恩湖畔設立了紀念性的徒步旅行路線。這條路線以被稱作“瑞士發源地”的呂特利草地為發端,一直綿延到湖對岸的布龍嫩,總長度達30公里。據說,當年的設計師還專門調查了各州的人口數據,然后按照每位居民5毫米的長度計算出每個州所代表的路線長度,也是相當有創意了。
幾個世紀以來,盧塞恩湖一直都是瑞士交通運輸的重要部分,不過當時還是以船運為主。1830年,連接圣哥達山口通道的郵政公路開通,附近城鎮貿易量激增,作為公路北部起點的盧塞恩湖也由此成為連接附近城鎮與瑞士北部城市的交通要道。
隨著瑞士公路和軌道交通的蓬勃發展,湖上的貨運交通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有大量的供休閑旅游的客輪航行。著名的湖上觀光線路有在盧塞恩至菲扎努之間往返的午餐游船、“威廉·退爾快線”、皮拉圖斯金色環線等。景觀列車“黃金快線”和“天使之鄉快車”也從盧塞恩湖畔經過。
不過,對湖邊上的小型社區來說,船運依舊是人員和貨物往來最有效的方式。盧塞恩湖航運公司擁有瑞士最龐大的船隊,包括5艘“古董級”的蒸汽船。該公司服務于盧塞恩湖岸邊的32個碼頭,與陸地上的交通網絡以及眾多登山纜車、鐵道相互連接。
如今,隨著全球旅游市場的復蘇,盧塞恩湖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其中又以中國游客增幅最受關注。根據瑞士國家旅游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游客在瑞士共計停留81.7萬夜次,赴瑞士游客“間夜數(酒店業用來計算客房租用量的單位)”絕對數值占亞太區市場首位。2024年,這一數據又有明顯增長。
此外,根據瑞士旅行交通行業測算,從2024年開始,中國游客的旅行偏好開始發生分化,以快制勝的“打卡游”和以“慢”出圈的深度游均呈現出明顯增長態勢,不僅日內瓦、蘇黎世等傳統熱門目的地人流不減,盧塞恩湖區、少女峰山區等也成為后起之秀。
目前,瑞士國家旅游局正在著力推動錯峰旅游。根據計劃,該局不僅將進一步對接火熱的中國冰雪經濟,吸引中國冰雪愛好者來瑞士滑雪,還計劃開拓大量春游、秋游線路,讓流行于中國的“City Walk(城市漫游)”延展到瑞士,并長出“Nature Walk(自然之旅)”的枝蔓。(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