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制造業持續下行后,歐元區服務業指標近期出現明顯下滑,經濟增長疲態漸顯。同時,歐元區通脹率超預期反彈。在經濟增長乏力、美國關稅政策沖擊等內外因素影響下,滯脹風險并未遠離歐元區。
11月22日,標準普爾全球和漢堡商業銀行公布最新調查數據,11月份歐元區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49.2,遠不及上月水平(51.6)和市場預期中值(51.8)。同時,11月份制造業PMI初值為45.2,較上月的46繼續下降。歐元區綜合PMI較上月下滑了近2點至48.1,為10個月以來新低。作為歐元區經濟“發動機”的德法兩國,相關PMI指標明顯惡化。受此影響,歐元兌美元匯率當天出現大幅下降,對歐洲央行繼續降息的預期迅速上升。
通脹指標也出現反復。11月19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第二次估值數據顯示,10月份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為2%,較9月份的1.7%出現超預期反彈。同時,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9個成員國的通脹率出現了反彈。
有分析指出,在經濟活動全面下滑的同時,價格上漲速度還在加快,表明“歐元區正處于滯脹環境”。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賽勒斯·德拉魯比亞稱,“11月份歐元區服務業意外大幅下滑,意味著較低的通脹率和較高的工資會刺激消費需求的希望破滅了”。
面對通脹數據變化,歐洲央行的決策者試圖讓市場相信事態仍在掌握之中。歐洲央行管委、法國央行行長弗朗索瓦·維勒魯瓦·德加洛11月22日稱,歐洲央行“非常有信心”將可持續地達到2%的通脹目標,甚至會比9月份的預測更早實現。
然而,要實現通脹目標并確保經濟增速穩定并不容易。
一方面,歐元區制造業持續衰弱正在拖累其自身競爭力,影響勞動力市場。這種情況下,通脹回落與消費乏力相伴,居民購買力和消費信心復蘇遲緩,容易產生內需減少等問題,令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另一方面,為刺激內需推動工資增長和服務成本上升的舉措,使核心通脹不易下降甚至反彈,此次通脹回升就與歐元區第三季度工資的上漲密切相關。
此外,隨著歐元區部分國家債務水平升高和預算赤字居高不下,再加上長期增長前景疲軟和政策不確定性,極易推升部分成員國主權債務風險。歐洲央行11月20日發布最新一期金融穩定評估報告顯示,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和經濟表現低迷的背景下,歐元區國家主權債務風險正在上升,可能威脅金融穩定。
從外部沖擊看,美國新一屆政府在競選期間對加征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的濃厚興趣,也令歐洲忐忑不安。根據歐盟的評估,實施相關政策可能削弱歐洲對美出口,可能通過供應鏈中斷和成本上升影響歐元區制造業,再次推高輸入性通脹,給企業經營和民眾生活帶來沉重負擔,進而限制歐洲央行的政策操作空間。
歐盟在11月15日發布的歐洲經濟秋季展望報告中,已經將2025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1.4%下調至1.3%,反映出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伙伴國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影響,其面臨的變數和風險增加。這種情況下,歐元區需要集中精力強化政策協同、增加內生動力,為長期經濟增長鋪平道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