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產業萬億大市場呼之欲出。能源是經濟發展的血脈,節能工作關乎一國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力。世界上普遍把節能視為比開發更為優先的能源來源,是繼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之外的“第五能源”。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其中一個數據引人注目: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在人們眼里,節能就是隨手關燈、少用空調等小事,怎能孕育出如此龐大的市場?
我國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費總量較大。如果敞開口子消費能源,不僅我國資源、環境不可承受,全球資源、環境也難以承受。以節能促發展,在歷史上有成功經驗可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后,日本堅持不懈推動節能降耗,設備耗能控制技術大幅提升,節能產品不斷推向市場。通過實行各類節能政策,日本單位GDP一次能源消耗量達到全球最低,從而完成了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的經濟轉型。從實際成果看,上世紀70年代中到90年代的20年間,日本經濟快速增長,污染物排放顯著減少,不僅工業競爭力沒有受損,汽車制造業等領域還從中大幅受益。
我國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當前資源和環境瓶頸已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力。發展節能產業潛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看能源強度,我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發達國家的2倍至3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如提高到發達國家水平,每年就可以節約至少一半能源,并大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單位產出用能下降了,原來的能源消耗總量可以支撐更大經濟規模,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
看環境容量,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時間緊、壓力大。節能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的最主要途徑,對于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的實現,多方測算表明,節能提效貢獻度在70%以上。隨著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理念加速向各行各業滲透,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能源用戶對能效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
看政策支持,節能降碳增效行動是國家“碳達峰十大行動”之一!半p碳”目標提出以來,國家圍繞節能領域出臺了大量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碼,為節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機制和市場環境。隨著政策紅利繼續釋放和能源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將會衍生出更多節能產業機遇。
就推動節能市場發展而言,工業領域潛力最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顯著地位,也是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重要領域。我國工業領域用能企業數量多、涉及面廣,鋼鐵、化工、建材、印染、采礦等都是典型的高耗能產業。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還能推動工藝流程、生產設備更新換代,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針對工業企業節能提效,余熱余壓余氣利用、電機改造、空壓機改造、鍋爐富氧燃燒、空調智能化調控等業務已成重點方向。
城鎮化是未來節能潛力最大的領域。據測算,城鎮化每提高1個百分點,會帶動能源消費增加6000萬噸標準煤,其中建筑、交通用能是主體。目前,我國在該領域節能工作較為滯后。雖然建筑面積快速增長,但節能建筑占比較低,且節能標準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隨著交通工具保有量和出行需求增加,交通領域能耗和碳排放也面臨較大壓力。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綠色建筑、低碳交通大有可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節能服務正從原來的單一環節向系統節能轉變,從純粹的節能向綜合能源服務等模式轉變。面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形勢,需要相關企業強化綜合能源服務能力,依托智能配電網、城鎮燃氣網、熱力管網等能源網絡,綜合可再生能源、儲能等先進能源技術和數字技術,建設冷熱水電氣一體供應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進一步提升各領域能源利用水平,創造更大價值。
“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惫澞芄ぷ魇且豁椣到y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堅持不懈、久久為功。雖然節能工作已廣泛開展,但節能裝備推廣仍存短板、重點用能行業節能挖潛難度日益加大,一些好項目難以落地。這需要我們持續健全并切實貫徹節能法律法規,完善有利于節能的基礎設施,制定合理的能源價格,擴大市場準入,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作者:王軼辰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