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監管總局披露多項行政處罰信息,6家機構被罰,其中5家存在信息披露不規范問題。
目前,我國持有銀行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達1.13億,相關信息披露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不可小視。資管新規印發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保本保息”理財產品退出市場。截至2023年12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高達96.93%。相比保本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要求投資者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產品風險有更準確的了解,同時也對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范、不充分、不及時等問題依然存在。
真實、全面、及時的理財產品信息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基礎,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保障投資者知情權的必要手段。信息披露不規范加大了投資者決策成本和投資風險,勢必影響金融消費信心,也容易造成理財機構金融服務糾紛。從中長期看,更會影響投融資雙方良性互動,不利于理財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銀行理財信息披露制度,減少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首先要完善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標準規范,明確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等重要文件披露事項涵蓋內容,清晰完整反映產品投資方向、投資策略、主要風險點等關鍵信息。其次要統一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渠道,優化信息披露管理流程。還要加強對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為理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營造公正透明的環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秦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