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國辦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拓寬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優化創業投資基金退出政策。
我國創投行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在支持企業成長、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助力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受近年來境內外首次公開募股(IPO)放緩、退出渠道單一、待退出企業堆積等因素影響,“退出難”問題更加突出,影響了一級市場投資再循環,給創投行業發展帶來挑戰。研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362筆退出案例,同比下降56.2%。
退出是創業投資獲取收益的核心環節,直接關乎投資者的回報、資金的循環流通。一旦退出端出現堵點,不僅會降低投資人信心,影響其出資意愿,還可能導致“募資難”,甚至引發“募投管退”整個鏈條的斷裂。破解“退出難”問題,已成為推動創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一直以來,IPO是我國創投行業最為倚重的退出方式。去年8月底以來,證監會階段性收緊IPO,合理把握新股發行節奏,境內IPO退出率下降。在此背景下,基金管理人應主動作為,利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優勢,尋求并購重組等退出機會,逐步擺脫對IPO退出的過度依賴。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加快創新制度安排,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給予一定的融資政策傾斜支持。同時,繼續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支持企業依法合規到境外上市。
解決“退出難”問題非一日之功。相比境外成熟市場,目前我國并購基金、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發展相對滯后。相關職能部門應繼續推動發展并購基金,推進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并為創投基金利用相關渠道實現退出,提供更清晰、合理的政策支持和指引,用更加友好的退出環境賦能創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