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亞海域的“深海一號”能源站。該能源站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資料圖片)
洋浦港是北部灣中心區域深水良港。圖為集裝箱貨輪在洋浦港小鏟灘碼頭裝卸貨物。(資料圖片)
俯瞰海南島,酷似一塊鑲嵌在大海中的綠寶石。
海南的優勢在海。海南陸域面積3.5萬多平方公里,受權管轄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本島海岸線總長1900多公里。海洋資源十分豐富。
海南的潛力在海。2023年,海南的海洋生產總值僅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58%。與其他沿海海洋經濟發達省市相比差距不小。海洋經濟潛力巨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海南考察,對保護海洋和發展海洋經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發展海洋科技,加強深海科學技術研究,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強省。
海南人民牢記總書記囑托,奮楫中流,提出“向海圖強”,力爭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海上海南”。
海洋經濟是自貿港建設的戰略支撐
海南海洋生產總值由2018年的142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559億元,年均增長12.5%。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海南發展的重要支撐。
再造一個“海上海南”,展現出海南加快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的決心,也說明了海南發展海洋經濟、提升海洋產值空間巨大。
海南發展海洋經濟有著“三度一色”的自然優勢:地理緯度低,年平均氣溫高,海水深,還有全島綠色優美的環境。
海水的深度優勢是海南發展深海產業、深?萍嫉囊粋獨特條件。南海平均水深1200多米,最深處有5500多米。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南海是開展深海研發和試驗的最佳天然場所,一定要把這個優勢資源利用好,加強創新協作,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
自貿港的開放紅利是海南發展海洋經濟的又一優勢。
今年是自貿港進入封關運作的攻堅之年。6年來,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中央賦予海南一系列支持政策、部署一系列重大項目,為補齊海洋經濟發展短板、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供了良好條件和重要支撐!逗D献杂少Q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發展海洋經濟的具體內容,要完善海洋服務基礎設施,積極發展海洋物流、海洋旅游、海洋信息服務、海洋工程咨詢、涉海金融、涉海商務等,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服務體系。
海南省委、省政府立足海洋強省建設目標,先后出臺推進建設海洋強省實施意見、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海南提出海洋經濟發展的“十四五”目標是,抓住自由貿易港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初步形成與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現代海洋經濟體系,并為中長期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充分履行中央賦予海南“更好服務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重要使命。今年,海南力爭海洋生產總值突破3100億元。
海洋經濟是海南自貿港發展的“藍色引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海南要做海洋經濟發展的樞紐和基地,一方面向東盟開放,加強與東南亞合作;另一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向而行,擴大對內開放。他說:“發展藍色經濟,海南靠自身力量固然是有限的,但是對內開放,借助全國力量,海南一定能成為海洋經濟的中心!
向海圖強,離不開優秀人才。這幾年,海南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著力最多。統籌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和“南海系列”育才計劃,海南近5年引進各類人才近70萬人。上千家海洋高新技術企業和大量科技人才落戶海南。位于三亞市西部的崖州灣科技城便是引才引智的代表。
崖州灣科技城匯聚了14所全國知名高校,一批海洋科技人才在這里學習、成長。圍繞種業(南繁科技城)、深海(深?萍汲牵﹥纱笾黝},有2800余家種業高科技企業、1000余家深海高技術企業落戶崖州灣科技城。這里專門規劃了約11.9平方公里的深?萍汲。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專職副書記牛晶晶說,科技城充分發揮已入駐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的輻射、撬動效應,努力建成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策源地。
海洋漁業“走”出新天地
在瓊海市潭門鎮千年漁港旁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全息影像正展示一本南海漁家的更路簿。更路簿是古代漁民根據天干地支變化,記錄航海線路、島礁名稱、航行距離等信息的手抄本。
一本本泛黃的紙簿,是漁民世代相傳經略南海的指路冊,也記錄著他們探索海路、向海求生的艱辛歷程。千百年來,憑借摸索出的200多條“更路”,一代代漁民開啟遠洋捕撈。
漁業是傳統海洋產業,也是海南的支柱產業。向海圖強,傳統產業怎樣強起來?海南選擇轉型發展,概括為“三個走”: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
“往岸上走”,促進漁業生產方式深刻變革。
來到文昌市會文鎮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走進現代化的養殖廠房,看到一排排先進的養殖設備。馮家灣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林尤郁告訴記者,“養殖進車間,魚蝦上樓房”,村民們看到污染少了,產量多了,收入增了,才開始相信科技的力量。文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會文鎮黨委書記洪忠師感慨:“馮家灣為海洋漁業蹚出一條新路子!
這條路子蹚得不容易。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會文馮家灣一帶海水養殖污染,部分區域沙灘淤泥化”。督察整改中,文昌市把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放在同等位置考量,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現代化漁業產業園。
如今,園區已引進44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引進項目47個,土地利用率比傳統養殖提高3倍,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馮家灣實現了“兩提高兩下降”: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養殖戶收入明顯提高,經營風險明顯下降、環境負荷明顯下降。
錦升養殖公司總經理王樹洪有著40年養殖對蝦的經驗。他說,上樓進房,室內恒溫,蝦的生長期由140天縮短到110天。嘗到甜頭后,他一口氣租下5棟樓,擴大了養殖規模。
往岸上走,實行工廠化養殖,正逐步成為海南漁業的重要發展路徑。這兩年,萬寧工廠化養殖產業園、儋州金雨海洋智慧漁業產業園等一批工廠化養殖產業園區陸續建成。
“往深海走”,打造海洋漁業現代化生產模式。
波涌浪翻的海面上,棗紅色的桁架養殖箱穩穩地浮在水面,桁架內的巨大網箱沉入深海,網箱里是養殖的深海魚類。海南是全國率先開展深遠海養殖的省份。2022年樂東深遠海養殖平臺下水投產試養成功,實現了海南深遠海大型桁架類養殖網箱零的突破。
距樂東黎族自治縣九所鎮海岸線約8海里處的海面上,今年剛投產的“普盛海洋牧場3號”平臺正進行養殖作業。養殖人員通過手機查看各類實時數據,搭載氣象、水文、巡網、水下生物監控等系統的智能設施,精確度高、反應及時。
海南普盛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薈群介紹,一個是規;O施,一個是智能化管理,再有現代化技術加持,海洋牧場既能提高漁獲量,又能推廣生態友好的養殖方式,還帶動了海上觀光旅游、休閑海釣等業態發展。
深海捕撈、海洋牧場和深海養殖標識著海南漁業“往深海走”的腳步。
“往休閑走”,拓展海洋漁業轉型新路徑。
萬寧市禮紀鎮田新村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以前村里人從海里捕撈,但總發愁魚賣不出去。2021年村里人開始發展沖浪運動延伸產業。全村500多戶人家,至今已發展出50多家民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真國說:“漁民的孩子在海邊長大,水性好,今天他們發揮特長學習沖浪,當起了沖浪教練”。
田新村辦起30家沖浪俱樂部,年輕人有66名持證沖浪教練。陳真國高興地介紹:“村里每個季度都有新變化,這幾年確實是在‘蝶變’!贝謇锏缆酚3.5米拓寬到了7米,建起了停車場,村容村貌大變化,游客每天絡繹不絕。
2023年,海南省休閑漁業總產值超40億元,接待人數近1400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90%和73%。
從“趕!弊呦蛐蓍e,漁民經歷著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過去,向海而生的漁民面向茫茫大海,靠力氣勇敢“闖蕩”;如今,從海里上岸又何嘗不是全新的“闖蕩”:開店經營、網上宣傳、開發深度游、拓展產業鏈、對接全國客戶資源……“往休閑走”是新漁民靠智慧和雙手“趕海”。
漁業育種,推動現代養殖新突破。
海洋漁業要產量,更要質量。到海南才發現,漁業育種是科技創新的新領域。
從萬寧市海岸線出發,記者乘船來到洲仔島海洋牧場。一排排養殖網箱整齊排列,養殖員撒下一把餌料,十幾條魚便騰出水面。
“章雄魚苗是海南特有的水產苗種,也是海南水產種業出口的主力!比f寧林蘭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波介紹,目前章雄魚苗出口占八成以上,國內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林蘭公司擁有養殖池1710個,年產值約5億元。
30多年耕耘深海養殖,周波發現,魚苗是章雄魚產業發展的關鍵。林蘭公司在章雄魚、東星斑、紅瓜子斑苗種的種質培育及規模化繁育上持續加大投入。聚焦特色魚苗育種,萬寧漁業出口實現穩步發展,僅章雄魚苗一項,預計今年出口額就將達1億元左右。
漁業育種需要下功夫。在臨高縣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車間里,一個直徑3米、深1米的養殖桶,能培育出室外5畝水面才能養出的魚。公司董事長袁文兒感慨,魚種培育必須靠科技,培育種子得有耐心。種子要一代代更新才能提高質量,產品才能受市場歡迎。
向海圖強,傳統漁業走出了“靠海吃海”的原始重復,也不再單純依靠捕撈數量的簡單擴張。從“抬頭看星象,低頭看海況”的更路簿到陸?杖轿坏目萍贾;從“有什么打撈什么”到深遠海養殖、工廠化養殖漸成規模,魚苗人工繁育實現突破;從單一捕撈售賣到生產、加工、服務全產業鏈延伸拓展……海南漁業轉型的腳步堅實有力、豐富多彩。
建設陸海統籌隆起帶
在海南看過不少沙盤圖和規劃圖,印象最深的就是儋州的環新英灣地區國土空間規劃,因為它正孕育著一個“新灣區”。
新英灣位于海南島西部,沿岸一側為儋州市的白馬井鎮,另一側為洋浦經濟開發區。過去,儋州市與洋浦經濟開發區土地相接但互不隸屬,二者發展各有特點,也各有難處——儋州“有城無產”,洋浦“有產無城”。
儋洋一體化,打造高質量發展第三極。
2021年12月,海南省委支持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環新英灣地區國土空間規劃,正是儋洋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儋洋一體化發展,讓儋州擁有了洋浦的政策、區位和產業優勢,增添了發展驅動力;洋浦因儋州的腹地優勢,產業延伸、功能拓展更有深度。儋洋一體化帶動海南西海岸建設陸海統籌隆起帶。
短短兩年多時間,儋州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動力,加快儋洋經濟圈發展、打造自貿港“港產城科”融合發展先行區示范區,實現了一體化發展良好開局。洋浦區域集裝箱碼頭擴建工程、洋浦疏港高速公路工程、環灣快速干道、環灣旅游公路、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等39項交通建設項目正有序開展。儋州洋浦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的“兩縱三橫、三環三跨灣、多組團、格網式”交通網絡正在形成,這將有效拓展儋州洋浦綜合發展空間,有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國際樞紐港建設。
“最大的變化是經濟結構!辟僦菔惺虚L、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陽說。儋州陸地面積3398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十分之一,海岸線占全省六分之一。原來這里是一個農業地區,工業弱。一體化融合發展以來,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引人注目的是,工業增加值238.3億元,同比增長28.7%,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穩居第一。
儋州正滿懷信心打造海南省?凇⑷齺喼獾摹案哔|量發展第三極”。
港口支撐,建好陸海統籌“節點”。
走進洋浦港集裝箱碼頭時,恰逢“新丹東號”停靠。巨輪如長龍臥波,蔚為壯觀。岸橋不斷伸出鐵臂,從船上抓起集裝箱,輕放在拖車上,隨即轉運到堆場。
洋浦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樣板間”,多項政策在這里先行先試先成。洋浦港與廣西隔海相望,毗鄰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加工增值免關稅”等自貿港政策紅利帶動下,港口國際航運樞紐功能持續提升。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賦予洋浦經濟開發區獨有的自貿港政策之一。航運企業將船舶登記“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在符合政策條件前提下,船舶購置、船舶登記、船舶經營3個環節可享受海南自由貿易港船舶運輸政策和洋浦經濟開發區航運扶持政策。
截至2024年5月,“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累計登記船舶46艘,總載重噸超531萬,入籍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洋浦新增航運類企業超650余家,有力支撐了洋浦國際樞紐海港的建設。
洋浦經濟開發區交通運輸和港航局副局長封星介紹,2023年洋浦港口貨物吞吐量達5803.56萬噸,同比增長8.56%;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83.35萬標箱,同比增長3.75%。洋浦目前一共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47條,其中內貿航線23條,外貿航線24條,基本覆蓋國內和東南亞主要沿海港口,通達西亞、印度洋、大洋洲、西非和南美。
得益于政策、航線以及港口條件等優勢因素,2023年7月,洋浦成為海南省首個成功獲批的國家物流樞紐,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依托自貿港建設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以港口為支撐,2023年儋州服務進出口、貨物進出口和大宗商品貿易分別邁上百億元、千億元、萬億元級臺階。在放大自貿港政策紅利的同時,洋浦將提速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以海帶陸,臨港產業聚力快速發展。
緊鄰洋浦港的中石化海南煉化公司,被稱為祖國最南端的煉廠。走進公司,只見塔罐林立,無數條藍色和銀色的管線相互交織,工業美和生態美和諧統一。海南煉化黨委副書記栗保國介紹,公司的優勢是“大碼頭、大倉儲、大芳烴、自貿港”。近年來,他們生產經營和增效創效勢頭較好。以海南煉化為龍頭的石化產業成為洋浦的支柱產業。2023年儋州石化新材料產業產值達944億元,今年將成為海南首個邁入千億元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作為重要的臨海產業,海洋油氣化工業已成為儋州市海洋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百萬噸乙烯項目全面投產,多個重大項目建成,實現了煉油、芳烴、烯烴、新材料四路并行。
以陸促海,優化重大基礎設施布局。
在澄邁,陸海統籌又有新內涵:以陸促海,陸地是海上石油勘探開發基地的補給站、總后方。
澄邁油氣勘探開發服務基地是海南積極融入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面向深海探測和深遠海開發打造的戰略要沖,可為南海海域油氣勘探開采就近提供系列后勤保障服務。截至目前,入駐油服基地企業170多家,初步搭建起油氣開發服務全產業鏈。
走進位于澄邁縣馬村港的油氣勘探生產服務基地,記者了解到,油服基地圍繞四個板塊布局,即石油公司、工程技術服務、高端石油裝備集成測試、配套支撐產業。
澄邁縣油服專班副組長聶程韜介紹,基地立足發展南海區域級海洋石油后勤保障中心,著力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和現代化治理高地。
海洋資源因陸地而增值,陸地資源因海洋而開放,二者互為縱深。海南立足自身實際和國家戰略,在“統”的基礎上體現“籌”的創新,以陸促海、以海帶陸,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做好陸海統籌大文章。背靠大陸,海南天地廣闊;面向大海,海南未來無限。
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向海圖強靠什么?關鍵要靠科技創新,發展新興海洋產業,形成海洋新質生產力。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海洋油氣化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能源、海洋數字經濟、海洋旅游……一批詮釋著“深”與“精”的新興海洋產業在海南縱深起勢。新興海洋產業是海南“向海圖強”的底氣,也豐富著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的內容。
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產業優勢,首先要構建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海南重點考慮兩方面,一是因地制宜謀劃,二是科學把握規律。因地制宜,就是科學分析海南的比較優勢,找準定位、精準發展;科學把握規律,就是順應新質生產力的自身特點與產業發展規律,加強科技引領。
新興海洋產業在政策引導、產業聚集、要素保障中發展。
海南省制定《海南省油氣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延長油氣產業鏈條,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上游勘探開發、中游儲運加工綜合利用、下游新材料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建成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和服務保障體系。
新興海洋產業的大發展得益于自貿港政策紅利。目前,在“中央統籌、部門支持、省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下,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已基本形成。通過進口原輔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產設備三張“零關稅”清單政策,累計進口貨值202億元,減免稅38.1億元;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政策已擴大至全省重點園區,累計內銷貨值47.1億元,減免稅4.2億元。
“接下來,海南省將加強要素保障,抓好海洋空間基礎數據的共建共享工作!焙D鲜∽匀毁Y源和規劃廳海域處副處長李榮博說,不論是油氣產業、風電產業還是海洋牧場,都要以海洋空間基礎數據作為支撐。
新興海洋產業朝著精深方向不斷推進。
深海面積廣闊是海南獨特的自然地理優勢,也為深海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海底是深度開發海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2023年3月底,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海南陵水正式投入運營。
“省電、省水、省土地,還提高了安全性能!焙5讛祿行暮D鲜痉堕_發項目總經理蒲定向記者歷數海底數據存儲的好處:一是節約了陸地空間;二是利用海水對數據艙進行天然冷卻,減少能耗;三是利用海底數據艙全密閉、內充惰性氣體這一特征,降低艙內機房電氣設備故障率,提升安全性能。
海南省深海深層能源工程重點實驗室匯集了一件件“大國重器”。在井下數千米處尋找油氣的“璇璣系統”就是其中之一。中海油服油田技術事業部張悅介紹,該系統代表著當今世界鉆井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讓我國擺脫了20多年來對國外高端石油鉆井技術的依賴。
風和浪都是寶貴的海洋資源!昂I巷L電是海洋經濟的戰略新興產業,壯大海上風電產業鏈是下一步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焙D鲜『Q髲d海洋經濟處副處長孫國微介紹,《海南省風電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了“一園兩基地”布局,建設西部海上風電產業園,在儋州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市布局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在儋州市西北部,一座面向大海、總規劃約1500畝的風電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建設。海南洋浦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青松指著巨大的風機葉片介紹說,他們正在按照“建鏈、補鏈、強鏈、延鏈”的思路,打造海上風電的上下游全產業鏈,還要提前謀劃氫能等未來產業,在搶占綠氫市場的同時,助力轉型發展綠色石化。
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正在加速引進風電裝備產業鏈項目,不斷完善生產要素聚集。大唐、東方電氣、中國電建、申能、江蘇海力等企業入駐。目前,申能、大唐海上風電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中,兩個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每年將提供清潔電能近75億千瓦時,相當于2023年海南全社會用電量的15%。
新興海洋產業激發起強大科技創新能力。
“南海出門就是深海,有利于深海研發和試驗。”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劉中華介紹說,他們在這里建起了深海觀測平臺,完成了一體化監測體系,包括;鞖、岸基觀測和其他觀測等方面。
借助衛星遙感技術,科研人員積累數據、分析數據,形成多類產品,廣泛應用于海洋安全、資源開發、防災減災、海洋經濟管理等方面。
海洋科技是推動新興海洋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孫國微介紹說,培育壯大新技術產業是海南發展海洋經濟的一個重點。海南省扎實推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強化海洋領域重大關鍵技術,深?萍紕撔履芰Τ掷m提升!吧詈S率俊碧栞d人潛水器、“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大型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等海洋科技重大裝備,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領域科技資源進一步在海南集聚。
向海圖強,海南正在向科技進軍,向深海發力,在茫茫大海上進行新開拓。
“藍色美麗”新內涵
一年四季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到海南來。人們到海南有許多理由,但最重要的一條是海南的美。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獨有的資源。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
向海圖強,既要守住海的蔚藍,又要“再造一個海上海南”,這也是一道生態與發展的必答題。海南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這一片海上綠洲和這一汪湛藍海水。綠色與藍色交相輝映,賦予美麗更豐富的內涵。
零碳示范,點上突破面上推廣。
零碳海島是啥樣?3月18日,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在博鰲東嶼島啟動運行,標志著這個示范區進入近零碳運行階段。東嶼島“減碳”的努力在一草一木、陽光雨露中:屋頂的光伏板、廣場的光伏地磚、花朵風機、樓宇立面光伏幕墻……都利用氣候資源而產生電能。這些能源被精密地編織成多層級電網,實現規模化新能源與新型負荷接入、友好協同運行,綠色電能為東嶼島公共建筑運行提供保障。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聯偉介紹,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完成了8大類18個工程項目,集成應用國內外領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綠色交通系統、廚房電氣化系統、AI智能中央空調、超級充電樁等一批世界先進技術系統。
今年1月,海南省組織專家編制了《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創建技術標準》,突出零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多維價值目標實現的結合,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博鰲近零碳示范區經驗,為城市建成區逐步實現“近零碳”改造,為規劃、建設、管理、運營探索實施路徑。
素有“海上森林”美譽的紅樹林是“國寶”,不僅對海洋生態保護有重要作用,也是海洋碳匯的重要資源。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中國石油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向萬寧市政府購買了220噸碳匯,捐贈給“消博會”主辦方,讓“藍碳”交易成為現實。
大海也能實現碳交易。2023年12月16日,海南省首批3宗“海洋碳匯”正式上架“土地超市”。海洋碳匯又稱“藍碳”,是紅樹林、鹽沼、海草床、大型藻類等從空氣或海水中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是碳排放權交易的重要對象。
“點”的示范固然值得欣慰,“面”的推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海洋環境管理處萬年升介紹說,海南藍碳資源本底調查正在推進。海南已經系統梳理紅樹林生態系統碳庫及其儲量調查成果,完成海南島和西沙海草床生態系統碳庫及其儲量調查。
“美麗海灣”正成為生態名片。
海灣是海南富有的地理單元,如今正在建設成一處處獨特精致的“城市會客廳”。?跒澈腿齺啚澈_,游人如織。搭帳篷露營、出海踏浪、沙灘漫步成為許多市民游客的休閑新時尚,“美麗海灣”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海南將“美麗海灣”作為城市發展的藍色生態名片,先后實施濕地生態修復、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洋垃圾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建立海灣環境治理長效機制。三亞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環境管理科負責人李華感慨,“通過實施海水整治提升,海灣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穩定實現了三亞灣的‘水清灘凈’”。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龍棲灣,記者遇到了汪敏江老人。4年前,他從外地來海南養老。看到海邊垃圾成堆,老人主動撿拾,清理海灘,一做就是4年。老人的行動感染了周邊人,許多志愿者紛紛加入凈灘行動,汪敏江收獲了一支逐漸壯大的粉絲團。老人說,“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雖然累,但是有成就感?吹胶┳儍簦腋杏X身體也變好了”。
海南省重視群眾的創造,這幾年總結推廣多個海洋垃圾治理多元共治模式。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總結推廣“漁船打撈垃圾”昌化模式至臨高黃龍漁港、昌江咸田漁港、昌江海尾漁港、?谌摑O港等。在此基礎上,在昌江昌化創建“無塑海洋”行動宣教基地,開展“海有漁”系列課程,激發參與者認識海洋、尊重海洋、順應海洋并保護海洋的自覺和行動。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監測數據顯示,海南島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和海灘垃圾平均個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下降幅度分別為83.2%、81.7%和22%。
生態優先才能永續發展。
洋浦港擴建工程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工程啟動時,發現施工周邊海域有大面積珊瑚礁、紅樹林等多個生態保護區。為減少對珊瑚的影響,工程建設方邀請科研機構制定方案,為珊瑚“搬家”進行珊瑚礁生態修復。僅此一項,洋浦港擴建工程耗資超1700萬元,但項目建設方毫不猶豫選擇了保護優先。陳陽說:“生態優先是第一位的。保護好生態,才能實現永續發展!
在海南建設過程中,這樣的“選擇題”經常遇到。海南人深深認識到,最大的價值在海洋、最大的潛力在海洋。用最嚴的制度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將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生態資源特色優勢向綠色發展后發優勢轉化,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這是海南發展堅持的重要原則。2021年1月,《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培育交易市場,推動生態產品交易國際國內雙循環精準供需對接。立足海洋資源,重視和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這一核心競爭力,是海南的必然選擇。
向海圖強,是又一次光榮遠征,但不會一帆風順。實現圖強的目標,需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在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中,海南還需越過不少激流險灘。
向海圖強,需要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實現圖強的目標,現在海南可以抗風浪、行遠洋的大企業還不夠多,海洋經濟拳頭產品還比較缺乏。在培育和壯大企業的征途中,海南還得爬溝過坎。
向海圖強,自貿港建設是強勁東風,但不會“東風夜放花千樹”。用足用好自貿港政策,吸引資本和創新要素向海洋產業集聚,仍然是海南需要認真回答的新課題。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海南任重道遠。
向海圖強,要堅定走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海洋經濟必然是綠色經濟。統籌海陸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探索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新模式,維護海洋生態安全,海南還得不斷探索。
向海圖強,風起浪涌催生不竭新能源,多彩海底展現科技新天地!按固齑颇拊贫讼,快意雄風海上來”。海南藍圖繪就,步履鏗鏘。
。ń洕請笳{研組成員:孫世芳 魏永剛 王 偉 暴媛媛 郭子源 溫寶臣 潘世鵬)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