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傳遞出以新質生產力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代表委員們紛紛深入討論,給出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 肖偉: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鏈產業鏈上的引領和主導作用,應支持企業組建任務型體系化的、高系列的、高層次的科研平臺,著力實現關鍵技術的創新和轉化的新突破。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讓傳統產業不斷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 朱立華:以前建模定型,我要給長期給你做一個衣服,我要給你建個模,得兩天、三天的時間,而且容量很大,F在用了AI很快就點幾個數,你很快就出來了,而且是對整個收集時尚的信息各方面的整個的配飾,能起到非常高效的作用。我們一年光做樣品,就相當于一個中型工廠,60萬件。
不僅是制造業需要數字化轉型,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 林水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利用數據賦能優勢,實現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過程數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相關法律文件也需要跟上腳步,適應發展需求。有代表建議,對現行的可再生能源法,進行修訂。
全國人大代表 魯海威:作為來自電力系統的代表,建議加快修訂可再生能源法,加強新能源規劃的執行約束,加快推動清潔能源低碳轉型,助力龍江新質生產力發展;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水平,積極參與涉電重大問題研究。
醫療服務 如何繼續治痛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老百姓的醫療和健康問題,受到重點關注。一系列措施具體且直擊痛點。未來,我們的醫療服務會有什么變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根據預算報告,2024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衛生健康支出達到22836億元。同時,我國要持續推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670元。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醫保辦工作人員 劉暢:國家醫保給報得多了,患者掏得少了,相關的政策也已經打印出來,放在我們的醫保窗口,也與我們患者服務中心進行了政策上的交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一條條措施,都在以患者為中心,改善醫療服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我們將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實做細社保卡居民的服務應用,推出更多的數字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省級一卡通”,大力推進“區域一卡通”,逐步實現“全國一卡通”,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廣泛的社?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創新藥行業發展,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醫藥行業投資大,研發周期長,更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 李燕:建議加速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的具體政策,統籌落地,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臨床急需和未被滿足的需求為目標,做有溫度的科技創新,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國產優質好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有代表建議,針對西部地區兒童疾病種類和東部沿海地區存在差異的問題,應針對性地設立研究機構。
全國人大代表 李秋:在實現“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兒科建設國家醫學中心的時候的話,把我們西部納入進去,作為頂層設計納入進去,增加設置一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繼續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介紹,已在全國建成了20支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不管哪個地方發生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都能第一時間派出國家隊支援。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 王賀勝:我們還將新建5支國家隊,并且在全國的所有市、縣建設基層應急小分隊,進一步提高傳染病應急處置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強國怎么推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去年年底,毛入學率超過60%,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圍繞如何滿足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才需求等話題,多位代表委員和專家積極建言獻策。
每年兩會期間,預算報告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42906億元!這是今年的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排在各項支出的首位。專家分析,加大教育投入,有助于促進我國人口紅利進一步提升為人才紅利,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積蓄了后勁。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 李旭紅:教育,它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所以首先要在教育上有足夠的投入,今年的預算報告里面,從教育到科技到產業,圍繞著促進新質生產力形成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線。
2024年,教育支出的重點方向有哪些?120億元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支持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313億元用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中央財政安排相關轉移支付404億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723億元用于學生資助補助。《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增強中西部地區高校辦學實力。
全國人大代表 宋寶安:我們塑造學科建設新動力,特別是我們新型工業化高層次人才發展的需求那么旺盛,我們努力提出了博士工程師這樣一個計劃,在我們的企業里面去做產業技術創新的復種。圍繞我們新能源材料等8個功能模塊,聯合了相關的部門,來努力地培養我們需要的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努力培養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為此,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這需要在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能力上發力,要在不同學段中,實現全過程人才的培養。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我們會加大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他的學術生涯的起步階段就開始長周期、高強度、穩定支持,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讓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闖無人區,產生重要的原創顛覆性成果。
此外,談及如何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全國人大代表袁亮也從師資隊伍建設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 袁亮: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新產業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端人才,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核心是關鍵,我們不僅僅是科技要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人才的培養,也必須自立自強。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化產學研用結合。有代表委員認為,教育應該充分推動校企結合,既有利于人才培養,又有助于畢業生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 石聚彬:產教融合構建健康食品人才鏈。也就是學校又是工廠,又是實驗室,又是實踐教學的見習基地,用技術和能力培養了健康食品供應企業真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真正讓學生(享)受到了入學即入職,學習即上崗,畢業即就業。
全國政協委員 林茂:讓面向未來的新時代全學科型的“大美術”成為新質生產力,深入研究涵蓋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筑藝術、藝術人文等“大美術”的新質生產力功能,充分發揮“大美術”在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