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時指出,要積極培育和推廣良種、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園。要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這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指明了方向。
產業園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60個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園,平均產值80多億元。每個產業園平均與6家省級以上科研單位開展合作,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應用水平區域領先。產業園推行土地流轉得租金、入園就業得薪金、家庭經營得現金、入股分紅得股金“一地生四金”模式,受益農戶達300多萬戶,人均分紅3900多元。
產業園建設,以規模種養為基礎,集聚現代要素和經營主體,帶動鄉村產業做大做強。近年來,各類資本紛紛到產業園投資興業,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入駐,一大批新型經營主體孵化成長。不過,部分產業園也存在短板和不足。有的主導產業不明晰,貪大求全,特色資源挖掘不充分;有的產業融合不深入,精深加工薄弱,文旅、生態、康養等功能開發不足;有的利益聯結不完善,與農戶還是簡單的土地租賃和產品買賣關系,資產入股、二次分紅、保底收益等不夠。
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僅是產業園,也是示范園。其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既連接城市,又連接農村。要著眼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發揮產業園聯工促農、聯城帶鄉的作用,吸引現代要素向農村集聚。抓住財政加大“三農”投入、社會資本看好鄉村的有利時機,撬動資金、土地、人才加速投向產業園。在此基礎上,推進全產業鏈建設,打造三產融合的先導區;強化科技支撐,打造先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高地;突出優質安全,樹立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桿。
建設產業園,受益主體是農民。對產業園來說,姓農興農是立園之本,聯農帶農是興園之路。要堅持方向不跑偏、性質不走樣,做到園為農所建、利為農所謀,決不能把農業產業園建成“穿著馬甲”的工業園。產業園帶動農民,不能僅停留在土地流轉、入園打工等簡單合作方式上,要加快構建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培育壯大聯農帶農經營主體,吸引和培育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入園發展,把聯農帶農實際效果作為政策支持的重要條件,支持組建產業聯合體,帶動小農戶抱團發展。
建設產業園,產業基礎在農村。近年來,很多地方將產業園建設與休閑觀光、民俗風情有機結合,推動產業發展與村莊空間布局、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配置一體建設,培育了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形成了園中有村、村中有園、園村一體的發展格局。今后,要積極探索產村相融、園村共建模式,帶動改善周邊鄉村水電路氣房等條件,鼓勵村集體以集體資產量化入股等形式參與產業園建設,促進鄉村與產業園同步繁榮壯大。
總之,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要著眼做強鄉村產業、服務鄉村建設、帶動農民增收,突出產業特色、要素集聚、質量效益、輻射帶動,集中打造一批鄉村產業振興樣板區,讓農民享受產業增效收益。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