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印發通知,推出一整套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政策舉措,直面民營企業在吸納就業、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有助于更好改善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解決好“人”的問題,對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一方面,民營企業在招聘市場中“議價”能力不強,招攬到與崗位適應的人手需要更長的時間周期;另一方面,在崗人員流動較快,頻繁跳槽成常態,加重了企業的人才培養成本負擔,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研發創新。
此次人社部拿出的解決方案吸納了3年來中央多項惠企措施的實際經驗,結合了各地民營企業的探索實踐,研判了人力資源市場中勞動者就業意向,有針對性地為民營企業招賢納士,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民營企業的技術技能人才從哪里來?我國人力供給高度市場化,雖然線上線下招聘會能夠發揮直接有效的作用,不過技術性人才往往可遇不可求。不少企業采用的辦法是招聘儲備人才,在企業的“生態環境”中逐步培養技術骨干,但這一模式不利于解決急需緊缺工種的用人之“渴”。因此,民營企業發揮職工培訓主體作用,視野不能局限在廠區車間。事實上,一些企業采用冠名班、訂單班、學徒班的形式,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了技能人才培養。此次人社部就是以支持、鼓勵的態度,引導民營企業圍繞產業結構調整自行組織開展或依托專業院校機構培育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能否安心穩定留在民營企業謀發展,也需要政府部門和企業多方協力。這兩年,“新八級工”技能等級制度等一批措施相繼落地,打破了學歷、資歷、年齡、比例等限制。應當對技藝高超、業績突出的民營企業一線職工暢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也應支持民營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職稱申報受理服務點,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制定職稱評審標準,為優秀人才暢通成長通道。
和諧勞動關系也能助力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應當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用工指導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建立健全勞動爭議協商調解機制,依法保障職工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基本權益,形成企業與職工協商共事、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的和諧關系,及時化解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敖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