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是求職應聘中的重要環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用人單位在進行面試時提出一些與招聘崗位并不相關的問題,比如屬相星座、如廁習慣、吃飯時長、入睡時間等。盡管只是個例,但這樣的歪風不可長,亂象必須糾。
求職者遇到的面試問題五花八門,有些問題甚至成了就業路上的“攔路虎”。有些面試人員提出奇葩問題,分不清公私邊界。有些用人單位面試時空談股票期權,卻對薪資福利避而不談。有的用人單位采取過度壓力面試,打擊求職者自信心,以求達到降低薪資的目的。有的借面試之名套取項目解決方案,面試后卻杳無音訊。求職者遇到這樣不靠譜的面試,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影響了自身擇業判斷。
6月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求職招聘10個典型陷阱防范提示。其中提到中介機構還未介紹到工作就以押金、保證金、辦證費、服裝費、資料費、內部推薦權等各種名目向求職者收取費用的案例。還有的不法分子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從事兼職“刷單”、傳銷“拉新”等違法活動。這份提示通過具體案例和防范辦法,為高校畢業生等求職者安全高效找到理想工作提供了指南。
面對招聘陷阱、面試黑話,求職者如何規避這些潛在的“坑”和“雷”?從表面看,那些面試話術是為了找到更匹配的員工,實際上卻暴露了一些用人單位、中介機構選人用人能力的低下。
求職面試,本就是一場雙向選擇,最重要的就是真誠。對求職者來說,多一些真誠、多一些準備、多一些自信,在面試中能更好地發揮、表現自己;對用人單位來說,也應當以真誠的態度招納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招聘市場上很多崗位信息是程式化的,用人單位的亮點和詳細信息并不能充分體現,給求職者做出選擇帶來一定困難,互聯網上的不少求職技巧也在教人怎樣聽得懂面試時的潛臺詞、畫外音。不過,對于求職者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掌握這門隱形“學問”并不意味著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求職者要根據個人專長及興趣做好崗位選擇,并做好充足準備。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敖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