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質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體現了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質量,千百年前,精美的絲綢、精制的瓷器等中國優質產品走向世界,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今天,我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實施質量強國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國家層面成立了質量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質量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截至2021年,我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連續6年達93%以上,處于歷史最高水平。我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加快建設質量強國,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要牢牢抓住制造業這個主攻方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供給的數量、質量和檔次都有了全面提升,接下來要繼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要更多依靠創新驅動。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每一次質量領域變革創新都促進了生產技術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要圍繞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扎扎實實推進科技創新,積極引導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要更好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督促企業嚴格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打造集質量、標準、技術、品牌等于一體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同時,強化政府服務和監管,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措施,積極建設適配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質量基礎設施。
質量是立業之本、強國之基,事關民生福祉。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質量強國一定會加速建成。 (熊 麗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