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多次調研指導,要求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為推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湖北宜昌堅決關停污染產業,全力修復長江生態,出現了從“化工圍江”到“江豚逐浪”的可喜變化,生態優先形成共識,綠色發展取得實效。宜昌的實踐證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是行得通、走得好的,其做法和經驗值得借鑒。
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首先要轉變發展理念,切實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方針。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修復的老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粗放增長,這方面我們有過深刻教訓,付出了巨大代價。守不住生態優先的底線,就做不好綠色發展的文章。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的政治責任,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要把干部群眾的認識統一到新發展理念上來,把思想上的“結”真正解開,在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上不講價錢,不說空話,不做表面文章,務求實效。要不斷鞏固長江大保護的積極成果,建立、完善長效機制,防止污染問題在局部死灰復燃。
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要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涵。共抓大保護和生態優先講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前提;不搞大開發和綠色發展講的是經濟發展問題,是結果;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側重當前和策略方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調未來和方向路徑,彼此是辯證統一的。不能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實現生態美與產業綠深度融合、好生態與好生活相輔相成、生態理念與治理效能有機統一。
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還要處理好破與立的關系,有效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既需要有破的勇氣,敢于“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破除舊的落后產能;也要有立的智慧,善于“騰籠換鳥”“招鸞引鳳”,培育新的綠色產能。破除舊動能與培育新動能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只有堅決破除無效產能,才能給新產業發展創造條件,騰出空間,增加有效供給。
一江碧水東流去,兩岸宏圖次第開。經過幾年的努力,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效果初顯,但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仍任重道遠。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滴水穿石之功,收標本兼治之效。(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