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珠山腳下云龍湖畔,山明水凈、景色秀麗,這里坐落著全國首家好人文化主題公園——徐州“好人園”。“淮海戰役時,這片紅色熱土曾涌現出無數英雄。現在,淮海戰役精神穿越時空,激勵著徐州涌現更多的英雄和模范。‘好人園’里的雕像就是徐州人民重情重義、崇德向善優秀品格和道德操守的代表。”現場講解員張孟茹告訴記者。
近年來,徐州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以好人文化引領風尚,把良好的道德風尚融入市民血脈、化作城市基因。
從深耕專業、投身農技等領域的科技專家,到舍生忘死、兩斗洪魔的退役老兵,再到國有急難、迎風逆行的抗疫英雄代表,33座模范典型的塑像在陽光下靜立。
“為完成母親托付,我辭去校長的公職,傾己所有開辦了5家敬老院,先后接待收住各類老人1000多人次,為16位抗戰老兵、26位孤寡老人提供免費入住,為100位困難老人和殘疾人累計減免費用超百萬元。”6月5日,53歲的全國道德模范、徐州幸福園普惠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周長芝一大早便趕到“好人園”,站在自己的塑像前向市民代表介紹她關愛他人、甘于奉獻的故事。
徐州市星光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弛在給周長芝的一封信中寫道,“我長大后,立志成為周阿姨那樣的好人,在幫助他人、樂于奉獻的平凡小事中獲得快樂”。
徐州“好人園”里的好人們,猶如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播者,讓學好人、做好人在徐州全市蔚然成風。
徐工機械旗下子公司徐工道路機械事業部退休職工畢可順是徐州“好人園”的入選者。“畢可順勞模工作室”黨支部書記翟仁政說,畢可順已與企業弘揚的團結友愛、愛崗敬業精神融為一體,成為全廠職工學習的榜樣。
“畢可順勞模團隊曾連續奮戰,用最短時間攻克德國設備技術難題,開展了‘修廢利舊’等一系列創新工作,幾個月時間就為企業節本增效近百萬元。”翟仁政說,凝聚思想力量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寶之一,企業以“好人文化”為指引,以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為載體,形成精益求精、甘于奉獻、“死磕”創新的工作氛圍,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徐工集團將‘好人文化’升華為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的使命責任,以榜樣的力量激活員工內生動力,提升干事創業的激情,讓文化感召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軟實力。”徐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一季度,公司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主機產量、銷量分別同比增長78.0%、83.1%,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2.0%、237.9%,主要經營指標大幅刷新單季度歷史最高紀錄。
“為百姓塑像、為好人立傳,打造好人輩出的尚德之城。”徐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沈麗說,徐州建立健全好人推薦遴選、學習弘揚、激勵幫扶三大機制,目前已有7人獲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榮譽稱號,28人獲江蘇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榮譽稱號,12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徐州好人”從一個代表榮譽的名詞,發展為一個象征城市精神的文化品牌。(經濟日報記者 蔣 波)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