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方女孩到沈陽一下火車就感到了溫暖:網約車司機主動打電話給她,讓她能出站立刻乘車,還熱情地介紹沈陽好吃的和好玩的。受感動的她又把在沈陽的溫暖細節發到短視頻平臺上,點贊量超10萬。
一個人,一件善舉或惡行,可能會給一座城市添彩或者減分。那么,百萬人、千萬小善相加呢?日積跬步,必有大成。遼寧省力推“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活動,正是要匯聚全員參與建設營商環境所迸發的聚沙成塔的力量。
環境,首先是文化。其中包括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開放包容的利他意識,陽光向上的積極氛圍。透過日常隨處可見的文明善舉,人們能夠感受到這里的社會包容性、生活舒適度、精神歸屬感;通過與當地人的辦事交往,人們能夠體察到這里的規則意識、善治水平。
“人人都是營商環境”雖說落腳點在市民整體的主人翁意識上,但先鋒隊是承擔各項政務服務職能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干部。客觀地說,不少擁有執法權的管理者遇到問題不是把自己擺進去,而是心里想著“企業好不好與我有一毛錢關系”,讓自己置身事外。
觀念要轉,“官念”先要轉。以“商本位”取代“官本位”是要津。安商、富商,與人方便于己有利,給納稅人當靠前服務的“店小二”,一點兒不丟人。反之,如果人人為一己私利去破壞而不是建設營商環境,哪會有健康的經濟生態及良性循環?有些投資者可能遭逢一次小傷害就離開了,再不會來了。“商本位”意識說到底是服務意識、共贏思維,讓投資、發展有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任何一個隱性障礙和“潛規則”,都可能讓企業舉步維艱;任何一道人為設置的“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都會讓群眾心生芥蒂……
怎樣培養融入精神?德治化人,法治正人。精神激勵和制度約束并重,干好干壞不一樣。給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撐腰鼓勁,對不作為、亂作為的要問責追責。把評價權交給企業和群眾,把績效考核同“好差評”緊緊掛鉤,遼寧政務服務將“好差評”覆蓋省、市、縣、鄉四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全覆蓋,并建立了差評投訴整改落實閉環管理機制。此可謂“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一道措施保障。(經濟日報 孫潛彤)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