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博會中追尋香港經濟的春天
新華社香港11月5日電 題:在進博會中追尋香港經濟的春天
新華社記者王茜
沒有一個經濟寒冬不可逾越,上海進博會的舉行為香港經濟寒冬打開了一條走向春天的通道。進博會開展第一天,有的香港企業已收到近10家公司的橄欖枝。
參展的香港企業紛紛表示,內地市場很大,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訂單。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9月份的對外商品貿易數字,為疲弱的香港經濟帶來提振作用,總體出口貨值同比上升9.1%。出口的顯著回升主要受輸往內地的出口貨品明顯增加所帶動,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積極參與國家“內循環”對港商大有裨益。
“我已經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了,進博會對于香港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橋梁。這三次參展讓我看到內地市場需求太大了。”香港常康健工房有限公司董事黃達勝帶著濃濃的口音興奮地說,“我第一年參展時收獲了50萬元訂單,第二年收獲了80萬元訂單,今年雖受疫情影響沒有前兩次熱鬧,但我依然很看好,因為內地的市場太大了。”
金百加集團主席黃家和連續參加了三屆進博會,他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第一屆進博會時很多香港企業都持懷疑態度,抱著試試的心態來參展,沒想到收獲很大。第二年我推薦一個藥企的朋友參加展會,結果他也拿到了很多訂單。”
黃家和說,今年他們調整了產品結構,過去參展時以引進代銷其他國家產品為主,今年把自主生產的產品增加到了70%。“內地市場需求龐大,我們要在內循環中增加香港產品占有市場的比例。”他說。
同時黃家和也強調,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紛紛下滑,但最近一段時間內地疫情受控,從旅游到餐飲市場消費都很火爆。內地市場需要大量優質產品,我們應該把握機會多投放一些資源去開發內地市場,這對香港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他表示,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城市,資源并不豐富。“但我們也有優勢,就是香港這個品牌。只有融入國家內循環,借助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香港才能再創輝煌。”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柳洪表示,未來香港可從推動港企優勢產品擴大內銷、拓展進口分銷業務,以及推動內地完善消費者保障等方面入手,協助內地進一步擴大內需,并搶占內地這一最具潛力的市場。
柳洪認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選擇。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將擔任“雙循環”的開路先鋒。這些重大轉變將和40年前一樣,再次帶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香港可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企業若能融入國家發展,積極利用內地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機會,擴大生意及網絡,一定能更好把握這個歷史機遇,發掘更多商機。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