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于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表示,我國紅樹林總面積偏小。全世界紅樹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僅占全球的0.2%。同時面臨生態環境退化,棲息地質量下降和生態功能降低。
專家表示,我國紅樹林保護地分布在東南部濱海地帶或海島上,所在區域人口密集,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人地矛盾沖突劇烈,土地開發壓力大。這些因素對紅樹林的保護和恢復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使紅樹林生態系統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破碎化。
據悉,上世紀50年代,我國紅樹林面積還有約5萬公頃,2001年降至2.2萬公頃,2019年恢復至2.89萬公頃。
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周遠波司長說, 我國將實施整體保護,將現有紅樹林及適宜恢復的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用途管制,并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對現有自然保護地內的養殖塘要清退,并新建一批紅樹林自然保護地。
據悉,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明確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
專家表示,紅樹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紅樹林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熱帶森林的將近6倍。而且,有紅樹林存在的海域,幾乎從未發生過赤潮。紅樹林雖然只占全球熱帶森林面積的0.7%、全球陸地面積的0.1%,但它給海洋生物提供的食物卻占全球沿岸生態系統的一半。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調查,全球80%的捕魚量直接或間接的依賴于紅樹林生態系統。到了遷徙季節,紅樹林也成為候鳥的“加油站”。(經濟日報記者 黃曉芳)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