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為中國資本市場行穩致遠保駕護航。在當下注冊制從科創板推廣到創業板的關鍵階段,“零容忍”更凸顯了緊迫性和重要性。落實“零容忍”需要多措并舉的“組合拳”,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當前,我國股市正處于穩健回升,延續上行趨勢,市場情緒高漲。在這樣的時刻,7月1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十六次會議,提出了要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旨在為中國資本市場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事關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危及市場秩序。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較低,廣受詬病。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了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監管規章制度正在不斷完善。同時,在當下注冊制從科創板推廣到創業板的關鍵階段,“零容忍”更凸顯了緊迫性和重要性。
從國際經驗看,過去20年,在美股市場上,上市公司大量退市破產并不鮮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年平均退市率分別達6%和10%。在大進大出的市場上,嚴格證券執法,防范蓄意渾水摸魚的犯罪行為尤其重要。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是推動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必要條件。否則,將引致“道德風險”,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正因如此,“零容忍”政策強調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這將與新證券法以及注冊制改革形成合力,構建上市公司的良性競爭環境,通過優化底層資產的方式,夯實資本市場長期繁榮的基石。
同時,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將有力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吸引力。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正在成為鏈接國內、國外兩大循環的核心紐帶之一。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公共衛生風險、地緣政治風險與國際金融風險正在相互激化,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向好的確定性釋放出了巨大吸引力。順應這一趨勢,向市場傳遞“零容忍”信號,有利于消解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疑慮。
更進一步看,“零容忍”政策將通過提升違法成本、完善監管體系、保護市場主體、優化市場標的等方式,提升我國要素資源定價的透明性、高效性和穩定性,是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其經驗成果將對其他要素市場產生重要指導意義,并形成可復制的治理范式,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落實“零容忍”需要多措并舉的“組合拳”。一方面,通過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配合立法機關加快刑法修訂等工作進度,構建事前監管“防火墻”;另一方面,通過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啟動“集體訴訟”、建立專項工作小組等措施,強化事后懲治的“糾錯器”,形成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合力,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祝惠春)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