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3年多來,遼寧自貿區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核心,以突出遼寧特色為重點,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落實國家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各項任務,成效明顯。
區內企業由原來1.2萬戶增長到現在的5.8萬戶,新增注冊資本6987億元;100%完成國家總體方案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123項試驗任務;一批“遼字號”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已有217家東北亞外資企業入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效應初步形成……
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按照國家各自貿試驗區差異化探索的工作要求,遼寧自貿試驗區以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為重點,突出東北地區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強東北亞地區開放合作。3年來,建設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高地成效明顯。
大連片區是遼寧自貿區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的前沿地帶。3年來,大連片區探索建設中日(大連)經濟合作園區,松下電池、愛麗思、東芝鋰電池等一批外資項目開工建設,中日智能制造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加速聚集。通過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大連開通國內首條直達斯洛伐克中歐班列,實現“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大連”回程班列常態化運行,海鐵聯運箱量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大連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洪光表示,大連片區將對標東北亞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具有大連特色、更加成熟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同時,全面打造以港航物流、金融商貿、先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航運服務為核心的開放型產業體系,更好服務東北振興和東北亞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接下來,遼寧自貿區將圍繞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高地這一建設目標,積極探索建設大連自由貿易港,在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的基礎上,對標上海臨港新片區、海南自貿試驗區政策措施,推動建設東北亞現代產業合作示范區,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交流合作中心樞紐。
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政務服務大廳,企業工作人員在辦理注冊相關手續。 姜迎昕攝(中經視覺)
加快釋放改革紅利
2019年,遼寧自貿區財稅收入是成立前的3.3倍,進出口總額是成立前的1.7倍,固定資產投資是成立前的3倍,金融機構數量是成立前的55倍。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英特爾等34個10億元以上項目落戶自貿區,億元以上項目新增551個,2000萬元項目新增2117個。遼寧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景明表示,這是自貿區改革紅利不斷得到釋放所帶來的。
據介紹,3年來,國家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123項試點任務全部落地。遼寧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后有7項遼寧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其中,大連片區“保稅混礦”監管創新被列入國家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沈陽片區優化涉稅事項辦理程序、大連片區進境糧食檢疫全流程監管、營口片區集裝箱風險分級管理3項創新被列入國家第五批改革試點經驗;大連片區集裝箱碼頭股權整合、沈陽片區國有企業“內創業”模式、大連片區“冰山模式”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3項國資國企改革案例入選國家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此外,遼寧自貿試驗區4批88項改革創新經驗向全省和自貿試驗區協同區復制推廣。
在投資領域改革方面,遼寧自貿區全面實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外商投資項目及企業設立和變更實行備案制;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全面上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升級版,率先在全國實現海陸空口岸主要業務綜合覆蓋率100%,加速推動口岸通關效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在金融領域創新方面,遼寧自貿區先后出臺推動先進制造、融資租賃、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產業支持政策,加速推動金融領域產業發展。同時,建立大數據中心,建立云研判模型,對金融企業進行監控,實現了監控方式從之前的“撒網式監管”向“快速監管”“精準監管”的轉變。
疫情期間,大連片區推出“企業自主申報、海關后臺審核、系統自動出具”的便利化證書申領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我們在深入了解地方和企業需求基礎上,不斷對標國際先進規則,不斷創新海關監管制度,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大連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處長李春忠說。
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
王景明表示,未來遼寧自貿試驗區將以改革開放創新、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方向。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強統籌謀劃和改革創新,努力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新引擎。
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是沈陽片區的核心任務。沈陽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知非表示,3年來,沈陽片區充分發揮自貿區創新開放優勢,賦能沈陽先進裝備制造業,助推沈陽產業轉型和結構升級,為新時代東北振興做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有用經驗。
2019年,沈陽中歐班列開通運行數量超過200列,占東北地區50%以上,華晨寶馬、沈陽機床、新松機器人、米其林輪胎等近40家本地企業搭乘沈陽中歐班列,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在沈陽片區建成的沈陽綜合保稅區桃仙園區,2019年4月封關運行,目前已進駐沈飛民機、沈飛國際等項目30余個,為沈陽先進裝備制造進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
截至目前,沈陽片區累計注冊企業1.8萬戶,其中外資企業379戶。入駐綠地集團、航天科工、大唐集團等16家世界500強企業分支機構,500家金融、類金融機構和3000余家科技企業。2019年沈陽片區全口徑稅收、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貿易額分別為成立前的2.9倍、5.2倍和1.8倍。今年第一季度,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沈陽片區全口徑稅收仍實現了37.4%的增長。
營口片區管委會主任張東說,3年來,營口片區做足“轉、育、助、引”四門功課,帶動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出臺一系列轉型升級政策,營口片區累計兌現企業政策獎勵資金4.3億元,實施產業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7項,67個項目納入省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3戶。截至2020年4月8日,區內累計新設企業7200多家,注冊資本金合計1604億元,綜合運營率達到37%。三年累計形成稅收33.24億元,其中,新增注冊企業累計實現稅收7.5億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