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山東青島膠州鋪集鎮邢家嶺村中心大街,幾名村民正在“圍觀”墻上新繪制的山水畫,還有用大號字體突出展現的村訓:守住綠水青山,贏得人壽年豐。
邢家嶺村被王吳水庫所環抱,青山秀水、民風淳樸,村民們認為這優美的自然環境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要保護好腳下這片山、這方水,因此確定了這條村訓。
“以前咱村都是荒嶺薄地,嶺上全是石頭塊,種莊稼十年九不收。為了拔掉窮根,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努力,改造土地、種植核桃,硬是用人力一筐一筐抬出了千畝核桃林,建起了10多個蔬菜水果采摘大棚,村民們腰包鼓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大伙說,咱這算不算改天換地?是不是共同奮斗的結果?”在高家村的村訓研討會上,村莊退休老干部高祥義正在對村訓討論稿發表意見。
現場既有鎮上的指導員,又有全體村民代表,還有退休老教師、老干部等代表。經過四輪商討,在最終表決后,村黨支部書記宋建春宣布:“高家村訓確立為:艱苦創業同奮斗,敢叫日月換新天!”
不僅是邢家嶺村、高家莊村,“戶戶亮家風,村村立村訓”已成為鋪集鎮69個村的“新時尚”,這些村訓有的結合村莊歷史人文,有的總結村莊精神內核,有的謀劃村莊未來發展,還有的為全體村民提供行為規范,所有村訓的確立都是經過反復研討打磨,結合本村實際確定的。
不僅立村訓,還要曬家風。鋪集鎮邀請了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的老師、鎮中小學語文老師、文學愛好者幫助建立了一個多達5000多條的家風、家訓數據庫。在各村家風指導員的指導下,由村民們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認領家風、家訓或者在此基礎上自己撰寫家風、家訓,然后統一制作家風牌懸掛于家門口。
“有了明確的家風,對我們自己是一個教育和約束,孩子每天進出家門第一眼看到的也是家風,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鋪集中心小學教師臺功花告訴記者。
“我們家的家風就一句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河西莊村村民孫穎琦說,這句話時刻提醒著自己,青年一代就要有青年一代的擔當,不只為小家,更為大家。
今年寒假期間,在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讀研三的孫穎琦,主動參與到村莊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學術功底,連續加班3個晚上繪制了村莊防控平面圖,建立了詳細的疫情防控臺賬,贏得了家鄉父老的認可。
“2019年開展‘戶戶亮家風、村村立村訓、全鎮樹新風’活動以來,鋪集鎮已有50多個村莊、1.5萬多戶家庭曬出了家訓。”鋪集鎮黨委書記馬加波說。(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 通訊員 劉 偉)
(責任編輯:馬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