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形勢逐漸轉好,湖北各地陸續復工。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平穩有序地推進湖北農牧業復工復產?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
記者: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進湖北農牧業復工復產?
盤和林:目前,農牧業復工復產必須保障產業鏈各個環節保持暢通,產業鏈上游企業原料供應必須與下游養殖戶和食品加工企業相互協調。對于決策部門而言,農牧業復工復產不能僅僅關注到產業鏈一個環節,需要不同部門相互配合,統籌規劃整個產業鏈復工,確保物流暢通。對于企業而言,應擁有更健全、完善的產業鏈,才能獲得更豐富的資源,以最優成本獲得最大收益。從產業鏈視角構建防控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記者:湖北農牧業恢復生產后需要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盤和林:正式復工以后,產業鏈上游的飼料生產企業與牲畜養殖戶亟待迅速恢復供應鏈上各環節企業之間的正常交易活動。
具體來說,一是有效保障上下游及配套件同步運行。二是保持企業間物流運輸通暢。對于產業鏈中下游的運輸環節,由于疫情管控使得運輸成本提高。為保證物流運輸通暢可以學習上海的經驗,對相關物流企業實行減費和補貼。三是對于銷售環節而言,湖北農牧產業銷售地主要由各城市的農貿市場組成,這些農貿市場的開放須視各個地區疫情風險不同逐步開放。
記者:有哪些舉措和辦法可規避個體養殖戶交易聚集?
盤和林:較為行之有效的舉措是構建信息化交易平臺。
首先,信息化交易平臺的基礎是數據收集、整理與積累。收集買方信息和賣方信息,運用平臺充當中介作用,為養殖戶與交易商提供交易信息包括售賣禽苗的品類、子品類及周邊商品品類等數據。其次,在大數據基礎上,以買方產地、類型、品種等需求為導向,實現智能推薦。再次,以定制化算法滿足農戶對供應鏈及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從運營層面來講,需要幫個體戶把買賣雙方數據上線,運營部門再根據情況錄入到平臺后臺,從而完善相應賣家的信息。有了這些原始數據平臺,就能夠實現更精準匹配,能夠有效滿足線下交易線上化。
記者:應給予農牧業個體戶和中小企業哪些幫助與扶持?
盤和林:為了企業復工復產安全順利,政府部門應做好農牧業資金補助、物流暢通、人員流動的后續服務等工作。
首先,從資金保障方面來看,在復工復產以后,重點要抓好增值稅留抵退稅和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落地落實。
其次,從人員保障方面來看,春節期間湖北人員流動受到了極大限制,直至近期湖北疫情相對穩定后,才有其他地區勞動人口進入湖北。對于人員流動的限制解除,建議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分地區逐步放開;二是人員嚴加管控。可以學習上海和杭州的經驗上線健康碼,將人群分為綠碼、黃碼、紅碼;三是信息及時通報。
再次,嚴格管控企業防疫工作中所使用的物資、物料,重點注意來源是否合規、數量是否充足,以確保為員工提供有效防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彥臻)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