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 吳春燕
在廣東省江門市一家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的生產車間,一隊穿著紅馬甲的年輕人已經集結完畢,準備投入工作。這些年輕人是江門團市委“協助生產醫用口罩”志愿服務項目招募到的志愿者,今年春節以來,負責在一線生產基地協助生產、包裝醫用口罩。“身邊的親戚好友都表示口罩不易買,所以我一看到活動就馬上報名參加了。只是想盡一份綿薄之力,踐行一份社會責任。”志愿者小楊說。
醫護人員、教師、警察、大學生、司機……當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出現在社區(村)疫情防控卡口等戰“疫”一線時,他們共同分享著一個光榮的名字——“廣東志愿者”。
2月18日晚,志愿者張凱駕車從廣東前往武漢支援。春節期間,他和車友每天在東莞接送醫務人員,緊急調撥人員、車輛……如今,在武漢,張凱和其他民間志愿者組成的志愿者車隊,如同城市中的“毛細血管”,專門為醫院運送物資。
記者了解到,以社區(村)疫情防控、交通要道健康檢測及登記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項目占據了總項目數半數以上。
深夜里,一則緊急通知在河源市青年黨員突擊隊微信群發出,請求青年黨員抗擊疫情突擊隊員前往社區支援入戶排查志愿服務工作,人數40人。短短半個小時,這個志愿者隊伍便召集完畢。
當時下著雨,氣溫驟降,面對惡劣的天氣,隔天一大早,40名志愿者無一缺席,在領取完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具后,奔赴一線,排查登記628戶居民,堅守12個關卡協助社區進行體溫檢測。
這段時間,不少在廣東徐聞的湖北旅客都慢慢跟一個叫韋昌輝的人熟悉了起來。在這些湖北旅客印象里,韋昌輝是那個常常端著一大盆辣椒的“辣椒小哥”,是那個“溫厚的廣東人”,更是那個為他們送去溫暖和希望的聾啞人志愿者。這位當地志愿者協會的老會員,從大年初三開始,便堅守在湛江市徐聞縣醫學監測安置點定點酒店,為100多名湖北同胞服務,打掃衛生、送餐、發放捐贈物資。“要一直留下,直到戰勝疫情,撤掉安置點再回家!”韋昌輝用手語表達著。
截至3月3日,廣東共青團已通過“i志愿”等平臺招募儲備志愿者12.1萬人,上崗志愿者超10萬人,實施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項目達4.9萬個,累計貢獻防疫志愿服務時長286萬小時。
而作為志愿者們的堅強后盾,廣東團省委聯合社會各方支持給基層志愿者的口罩約87萬只,手套約39萬副。同時,自1月29日起陸續落實志愿者保險,已聯動各方提供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險12萬余份,設立100萬元的志愿者關愛基金。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09日 03版)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