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高質量發展怎樣干?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一部日前舉行的“求實”沙龍上,多位來自經濟工作一線的省部級領導干部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表示,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出席活動,省部班(第68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三位學員發言,支部學習委員、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主持。
經濟形勢如何看
支部書記、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長馮飛認為,新發展理念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鍵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要堅持穩字當頭,以穩應變,以進提質。
“近一段時間,對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的關系,社會上議論紛紛,說明還有一定的速度情結。”馮飛認為,如何認識當前經濟增長速度,需要從全球視野和歷史視野兩個維度來看。
從全球比較看,2019年,全球經濟呈現“三低兩高”的特點,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負債、高風險。全球經濟經歷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增速,世界銀行預測全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偏樂觀,預測增長3%。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預計增長2.4%,日本預計增長0.9%,歐元區預計增長1.2%,印度第三季度降到了4.5%。
從歷史比較來看,我們的增長是在高基數基礎上的增長。目前,我國一年的經濟增量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僅看凈增量,按現價來算,大致是2012年凈增量的1.4倍。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客觀存在。中國這么大,情況千差萬別,觀察經濟形勢應該處理好總體和局部的關系。越是困難越要看大勢,避免以偏概全。”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毛有豐認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先從“四大指標”看,2019年從經濟增長率看,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6.2%的增長,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增速;從物價漲幅看,前11個月CPI同比漲2.8%,保持在3%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范圍內,豬肉價格是推動上漲的主要原因;從調查失業率看,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與上月持平。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7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6.3%;從匯率來看,2019年,外貿外資持續增長,順差持續增加,外匯儲備余額繼續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再看結構。毛有豐表示,從生產結構看,農業生產結構逐步調優,工業邁向中高端,現代服務業勢頭很好;從需求結構看,消費、投資和出口結構的升級態勢明顯。養老、健康、旅游等消費快速增長,假期消費、“雙11”消費火爆,高技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一般貿易出口比例提高;從區域結構看,發展更趨協調,中西部規上工業增速高于東部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推動區域發展格局更加優化。
“我們擁有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和人才基礎,擁有超大市場規模和內需潛力,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現在存在的這些差距、短板和弱項,正是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的成效也會越來越顯現。”毛有豐說。
高質量發展怎樣干
馮飛認為,經濟增長是多約束條件下的多目標優化問題。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經濟增長形成了四個約束變量。一是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約束機制。從杠桿率的角度看,目前,企業高杠桿成減緩趨勢,金融風險趨于收斂。二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機制。其中的關鍵,是建立對隱性債務風險的約束機制,避免代際風險傳遞。三是房地產多渠道供應租售并舉的機制。四是資源環境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倒逼機制。
“我們當期的經濟發展,恰恰是在這些機制不斷強化完善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我們把經過若干年努力形成的這些機制放松了,就會帶來很多問題。”馮飛認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關鍵是要提高抓高質量發展的本領。面對下行壓力,地方政府容易關注當前而忽視長遠,關注治標而忽視治本。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重申新發展理念,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要從速度情結轉向質量追求,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當前,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各地區各部門的自覺行動,我們應該堅信中國經濟前景光明。”毛有豐認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在馮飛看來,制造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當前,制造業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共同關注的問題。
我國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但還存在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馮飛認為,應從四方面來實現制造業升級:一是以發展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的產業結構升級,二是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生產方式升級,三是以產品和服務品質提升為核心的價值鏈升級,四是以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為核心的產業鏈升級。
當前最緊迫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要避免“脫實向虛”,實現要素的合理配置。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該是結構性的,因此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政策也應是結構性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金融怎樣穩
穩金融是“六穩”的重要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郭向軍認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
“穩金融在‘六穩’中起著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郭向軍表示,當前,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形勢,需要進一步做好穩金融工作。因為,穩金融為穩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撐;只有穩金融才能穩預期,增強對經濟向好的信心;穩金融也能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和穩投資;也只有穩金融,才能防范重大金融風險的發生。
在郭向軍看來,穩金融需要明確主要目標。首先,要堅守幣值基本穩定這個根本目標,在此基礎上為就業和經濟增長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其次,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郭向軍認為,穩金融還要確保不發生重大金融風險,強化金融穩定的目標。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總體風險可控。要關注防范與化解房地產價格的風險、中小銀行的風險、資本市場大起大落的風險以及P2P網絡平臺的風險。
最后,穩金融還要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以及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穩定。郭向軍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擴大開放的宏觀經濟格局下,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水平和彈性,有助于應對外部沖擊,實現內外均衡。
當前我國金融體系還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郭向軍表示,要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切實降低間接融資的實際利率水平。要抑制金融脫實向虛的傾向,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中長期投資的支持。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增強其資本實力,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