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早上8點30分,G8811次列車從北京北站緩緩駛出,這就是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的首發車。
車廂外氣溫是零下10攝氏度左右,車廂內依然溫暖舒適。詹欣是這趟列車上的特殊乘客——她就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后人。京張高鐵的前身是由詹天佑主持建設的“京張鐵路”,是中國首個自主建設的鐵路工程。“能親身體驗京張高鐵,感受到科技發達和祖國強大,我真的非常激動。”詹欣覺得能乘坐京張高鐵的首發車意義非凡。
京張高鐵的開通運營意義重大。它是全球首條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的智能化高速鐵路,也是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
從京張鐵路到今天的京張高鐵,一字之差,兩個“首條”,展現了中國鐵路乃至中國綜合國力的百年巨變。110年前,京張鐵路的建成,成為風雨飄搖的舊中國里微弱的“星光”。110年后的今天,京張高鐵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七十載后的巨大成就。
超越一個世紀的奮斗,中國鐵路在這里再次出發!
12月30日,一列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京張高鐵北京居庸關長城路段呼嘯而過。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從時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張線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見證了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開通后,北京至張家口太子城的冬奧會主賽場可在1小時內通達。雷聲攝(中經視覺)
兩個“首條”跨越百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列車上遇到了參加了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建設的中鐵十四局員工祖昕,身為張家口人的祖昕心情異常激動。“通往家鄉的高鐵通車了,我要乘坐首趟列車回家,以后還要帶親朋好友坐高鐵去家鄉看2022年冬奧會!”祖昕說,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清華園隧道是京張高鐵的控制性工程,被譽為“中國高鐵智能建造第一隧”。在修建過程中,祖昕和他的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創造了單日24米、單月474米的城市盾構掘進最新紀錄。
一百多年前,當中國人決定自主建設鐵路時,被西方國家認為是個笑話。當時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詹天佑臨危受命,率領工程技術人員,騎著毛驢,背上標桿,勘測線路。克服了種種困難,京張鐵路于1905年9月開工修建,1909年建成,成為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運營的鐵路。
新中國成立70年后,我國早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高鐵領域更是實現歷史性突破,技術世界領先,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更是飛速發展。如今,中國高鐵營運里程已超過3.5萬公里,全球占比超過三分之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高鐵大國,技術、裝備、建設和運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載鐵路、高原高寒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高鐵發展經歷了初始化、國產化、自主化三個階段,京張高鐵的建成標志著中國鐵路已全面進入智能化發展階段。”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說。
京張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北京至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向西與同日開通運營的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張家口至大同兩條高速鐵路相連,向東與北京樞紐連通,形成內蒙古東部、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區快速進京客運通道。
智能高鐵有多“聰明”
很多人聽說自動駕駛都是在汽車上,目前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但在京張高鐵這樣以350公里時速“狂飆”的龐大家伙上,自動駕駛已經能夠實現了,不僅如此,北斗導航、5G、刷臉進站等一批“黑科技”全部應用到京張高鐵上,智能化創造多個之最。
最智能——自動駕駛。京張高鐵是中國第一條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鐵路。與北斗導航系統相連,京張高鐵可實現自動駕駛。這也是世界上首條自動駕駛的高鐵。
“駕駛室里依然有司機,只是司機職能變了。”鐵科院機車車輛研究所研究員張波介紹,以往高鐵司機主要精力在駕駛上,而在智能高鐵上,司機的精力則側重于故障應急處置,“這樣不僅大幅降低司機的勞動強度,而且通過對列車運行數據收集與測算,還能提高列車的節能指標和運行舒適度”。
最守時——毫秒不差。“到點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自動開門……復興號以時速350公里駕駛一次制動到停車,最后停準的誤差在10厘米之內,節電約15%。”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高鐵列車控制系統項目總師莫志松說。
最靠譜——動力強勁。京張高鐵所經地區地形復雜,當年詹天佑創造性地運用了“折返線”原理,在青龍橋修建了“人”字形鐵路,使關溝段線路坡度降低到33‰,減緩上下山的大坡度。今天,約12公里長的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在京張鐵路青龍橋站下穿行,原本需要78分鐘才能翻越的“人字坡”,“復興號”只需一眨眼。而且經過提升后的“復興號”力氣更大了,可以在損失一半動力的情況下,順利啟動爬坡。
京張高鐵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風沙高速鐵路,能夠有效應對各種復雜氣候局面。列車奔跑時,給車底下的動力電池充電,一旦接觸網出現故障臨時斷電,動力電池也可以保障“復興號”運行至就近車站。
車體安裝的數千個體感器實時給“復興號”體檢,這些數據猶如列車的健康代碼,可以保障運維部門隨時掌握“復興號”的健康狀況,對故障進行預測預警,大幅減少延誤。
不僅如此,京張高鐵在“復興號”CR400BF的基礎上,改進了車頭設計,增加了智能模塊,讓列車阻力降低10%左右,能耗降低8%,各項性能更加優異。
人性化設計 助力冬奧會
在G8811次列車上,記者遇到了準備去崇禮滑雪的李鑒峰。“以前去崇禮滑雪,從北京開車到太舞滑雪場需要四個半小時,而且路上不太好走,比較累。現在京張高鐵開通了,時間縮短了很多,而且票價也只要109元,既輕松又比開車劃算,對我們滑雪愛好者可是大好事。”李鑒峰說。
離2022年冬奧會舉行已經很近了,京張高鐵的開通,為2022冬奧會提供了支持。張家口至北京北站最快運行時間,由3小時7分鐘壓縮至約1小時;呼和浩特至北京清河最快運行時間,由9小時15分鐘壓縮至2小時9分鐘;大同至北京清河最快1小時42分鐘。
除了提供通勤以外,京張高鐵還有很多細節,讓大家更好地體驗冬奧會。
在京張列車內隨處可見奧運元素和人性化設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車上看到,智能型“復興號”車體外電子面板增設了座位號標識,使旅客無需走進車廂,就知道自己的座椅離哪個門更近。車廂內自動燈光調節系統可根據外部陽光強度,自動調節光線;減震降噪技術再次提升,車廂噪音又減少了至少1分貝。
在G8811次列車的商務座車廂,記者還體驗了一下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開啟無線充電模式后,將手機放在充電板上就可以無線充電。
而奧運版“復興號”的車廂內,還專門有媒體車廂、無障礙車廂,車廂連接處專門設計了滑雪板存放處,旅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存取滑雪板,讓包括參加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運動員在內的各類旅客出行更方便。旅客還能在車上隨時觀看奧運直播。
此外,京張高鐵開通運營的同時,崇禮鐵路、大張高鐵、呼張高鐵也同步投入使用。這些高鐵也讓華北地區的時空距離迅速縮短,對于加快構建西北、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地區快速進京客運通道,將發揮重要作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齊慧 崔國強)